政協組織和委員緊扣保障和改善民生獻計出力,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重要思想的實踐要求。作為山西省政協委員,我通過這幾年的實踐,有以下幾點感想:
一要心懷中國夢。人民政協是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力量,每個政協委員要心懷偉大夢想,放眼民族的未來和復興,關注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才能在更寬廣的治理視野下提出更加合理的提案建議,使自己的參政議政更符合群眾的意願,才能實現民生發展與美麗中國建設的統一。
二要敢啃硬骨頭。在經濟增速換檔期、結構調整陣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疊加”的背景下,許多民生問題的產生原因紛繁復雜,矛盾尖銳突出。由於人們的地位、經歷和利益訴求千差萬別,常常會牽一發而動全身,做好民生保障,是一項復雜而艱巨的工作。隻有發揚“螞蟻啃骨頭”的精神,戒驕戒躁,直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教育公平化、大氣污染綜合治理、保障房建設和棚戶區改造、食品安全監管體系、殘疾人社會保障等民生領域重點難點,把握新常態下經濟社會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才能逐步協調關系、化解矛盾,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三要聚焦身邊事。民生問題涉及教育、醫療、住房、就業、養老、環境諸多方面。每位政協委員,都是在本區域、本領域有一定代表性和影響力的人士。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盡心竭力,既是參政議政的使命所在,也是作為界別委員的職責所系。政協委員要從小處著眼、從身邊著手,多做一些雪中送炭、扶貧濟困的事,多為群眾關切和關注的問題建言獻策。
四要善使“協商功”。作為政協委員善使“協商功”,須胸懷大局、情牽民生,須把握角色、用好平台,須掌握實情、務實建言,讓群眾真實感受到政協離自己不遠,委員就在身邊。作為省衛生計生委業務部門的負責人,我在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一些體制機制原因造成的棘手問題。但利用政協這個平台,許多問題迎刃而解。如面對基層醫療機構人才招聘制度的困境,在參加省“兩會”聯組發言時,我適時提出了“關於創新基層醫療機構人才招聘”的建議,得到山西省主要領導的重視,不到兩個月時間,山西省在全國率先出台相關政策,解決了這個困擾基層多年的難題。在省政協專題議政會上,我提交的《將日間手術納入醫療保障范圍的建議》,作為優秀提案在《新華網》《山西日報》刊登,促進了問題的解決。我還認真研究了《零訊》《統戰工作》等內參的選題重點、用稿要求、報送方式,通過這些渠道,有關“醫保”、“養老”的建議得到迅速落實。這些成績令我信心倍增。在擔任上一屆委員期間,我共圍繞民生問題提交了107份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劉洋,民革山西省直八支部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