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至2018年,對金山民革而言是平凡而又重要的三年,期間區委順利完成了第二屆向第三屆的政治交接,迎來了金山民革組織成立的第30個年頭。作為對階段性工作的肯定和鼓勵,民革金山區委會還先后獲得了民革全國促進祖國統一工作先進集體、民革全國機關工作先進集體、民革全國組織工作先進集體以及民革上海市參政議政先進集體等黨內高規格的榮譽。但對於金山民革人來說,獎牌背后的故事卻更加重要。
在朱學老的故裡,有一群人堅守著民革的傳統
金山是一片與民革有著深厚淵源的土地。民革的創始人之一、曾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的朱學范就是金山楓涇人。坐落於楓涇古鎮中的朱學范故居是民革黨員教育基地。為了紀念前輩,更是為了傳承志向,民革金山區委會將下屬的四個支部之一設立在楓涇。每年在這裡,金山民革人熱情接待一批批通過走故居瞻仰朱學老事跡的民革兄弟組織,用一篇篇政協提案為更好地宣傳、開發和保護故居提出意見建議。2016年6還月在楓涇鎮舉辦了紀念朱學范誕辰110周年紀念活動暨文獻紀錄片《朱學范》首映儀式。
除此之外,金山民革還挖掘一切可以挖掘的資源為多黨合作事業、為促進祖國統一事業宣傳發聲。通過張堰的上海南社紀念館宣傳好與各民主黨派有不解淵源的革命文學團體南社,通過金山衛抗戰日軍登陸點遺址紀念園宣傳全民族抗戰的歷史。在孫中山先生逝世90周年的植樹節,在上海第一個開放的廊下郊野公園中,民革金山區委會立下“博愛林”石碑,並在第二年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時聚集了全市幾十個民革組織在此栽種和認領中山柏。當上海首個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落戶金山工業區時,民革金山區委會又發揮了橋頭堡作用,全力配合好民革中央來基地調研。
不足百人的小組織,卻迸發出巨大的能量
民革金山區委會是一個成立區委會至今僅十余載的年輕組織,至今黨員人數尚未破百,是民革上海市各區級組織中規模最小的。但小組織卻蘊藏著巨大的能量。
在組織建設上是“小而全”,不斷以與時俱進的目標要求自身。2015年當民革市委倡導領導班子向全體黨員述職的時候,金山民革就第一時間在基層組織開始試點,並於翌年起在區委會層面嚴格執行。當申請加入民革人員隨著黨派影響力一起與日俱增時,金山民革的基層組織率先在發展成員程序上探索實踐出了一套“543”考察制度,即“聯系考察期間保証5成出席率、5名支委中至少4人同意、每年撰寫不少於3篇社情民意信息”,不僅規范了黨員發展,更夯實了參政議政能力建設的組織基礎,貫徹落實了萬主席提出的“舉全黨之力抓參政議政”。
在社會服務上是“小而精”。對於一個成員人數少,也沒有充分經濟實力的組織而言,社會服務是一項在“量力而行、盡力而為”之上建立品牌的工作。已故區委會原副主委沈文達同志曾經連續18年對口區內農建村扶貧幫困,爭取到了民革上海市委會社會主義新農村共建點落戶,並在2016年榮獲民革全國社會服務先進個人。但這之后區委會意識到了經濟扶貧轉向智力扶貧是大勢所趨,如何發揮民革在社會法制領域的特色和優勢是一個必須考慮的問題。機會隻留給有准備的人。2017年3月底,區委會把握民革黨員在法院挂職的契機,結合法院自身需求,開設了全市唯一一個設在法院訴訟服務中心窗口的民革法律志願服務崗,每周三下午民革黨員律師義務為群眾提供法律咨詢,助力法院解決立案前的“最后一公裡”。在服務崗設立的第一年裡就接待了200余人次,並得到了前來窗口調研的上海市高院領導的肯定。
在干部隊伍和后備力量培養上是“小而強”。在2016年的大換屆中,金山區委會主委當選區政協副主席,標志著金山民革得到了中共金山黨委和金山政協的高度認可。與此同時,多名民革黨員得到組織和社會認可。在金山區政協,一名民革黨員擔任副主席,三名黨員擔任常委,黨員中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數量都達到了歷史新高。此外還有多名黨員被納入處級后備干部和成為青聯委員,體現了金山民革黨員在本職工作上的進取精神和優秀成績。
新時代參政黨怎麼做,金山民革
一直在探索
參政議政是民革作為參政黨的立身之本,民革金山區委會高度重視參政議政工作。特別是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區委會自2012年以來就一直在區政協對各黨派界別考核中位居榜首,在民革全市組織排名中也常位列至少三等獎(即前10名)。這樣的成績對許多黨員人數多、黨員中有多位社會科學權威專家的兄弟組織而言並不出彩,但對於金山區委會這樣不僅黨員人數少、區內還沒有科研院所和全日制本科高校的組織而言,則意味著全體黨員同志的傾力付出。近年來金山民革黨員撰寫社情民意信息的參與率長期保持在30%以上,體現了黨員們高度的履職責任感。區委會還有兩位黨員榮膺2012-2016年民革上海市參政議政先進個人,他們既是參政議政的工作骨干,也是區委會中負責參政議政、社情民意工作的黨務工作者,他們靠著“跟我上”的作風帶出了一支參政議政隊伍。“眾志成城”是金山民革參政議政工作的真實寫照。
新時代新形勢賦予民主黨派更高要求和期待。2016年起,中共上海市委貫徹《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條例(試行)》精神,開始探索委托各民主黨派進行專項監督。在學習借鑒民革上海市委會的經驗基礎上,今年金山區委會迎來了中共區委委托開展“三個美麗”專項民主監督的通知。6月初啟動到8月底,金山民革舉整個區委會之力,抽調了39人組成的監督組,赴監督社區開展活動16場,監督組參與143人次,參與最多的一位黨員跑了15回。雖然本年度的專項民主監督尚未結束,但從黨員同志的熱情與干勁中,能夠感受到他們對新時代新使命的端正態度,也應當相信金山民革一定會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參政黨的道路上走得更遠、更穩。■
(湯詩杰,民革上海市金山區委會委員、副秘書長/責編 張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