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他從青海湖畔一路向東來到北京大學追夢﹔20年后,他將自己的“培訓產業報國夢”傳授給一批又一批的中國企業人。如果你供職於某企業的人力資源部門,那你就一定聽說過這個名字——文海煒。
教育部授予的“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共青團中央特聘首批青年創業導師,山東大學領導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民革黨員,企業教育研究員,管理咨詢專家、實戰派經理人,TS能力診斷工程首席專家……文海煒的身份標簽很多,其中最為人所知的是國家一級人力資源管理師,而最讓他自己津津樂道的是:培訓產業報國者。
躬行:在商業競爭裡,積累管理經驗
當年,文海煒從青海高原一路向東,來到北京大學深造。畢業后,他加入了中國著名的人力資源專家彭劍鋒教授主持的和君創業咨詢集團,所在團隊參與了《華為基本法》的起草修訂。
在和君創業的工作經歷,讓他對解決企業組織成長中的問題:從集成產品研發,到集成供應鏈、人力資源管理、質量管理、領導力開發、客戶關系管理、聯合創新管理,再到面向客戶的組織模式有了系統的理解和認識,從此和企業管理結下了此生的不解之緣。
“二十多年來遭遇了很多磨難,也面臨了很多誘惑,好在沒有被磨難擊倒,也沒有被誘惑左右,簡單的堅持和幸運讓我在事業上有了點兒成就。”文海煒輕描淡寫地描述自己所經歷的煅淬和磨礪。在和君創業工作兩年之后,由於接觸了大批蓬勃發展的企業和優秀的企業家,文海煒深深的被企業家的精神和創業的夢想所鼓舞。時值新加坡電子集團在中國聯合新加坡大華銀行成立分公司,文海煒加入並出任衛星事業部總經理,負責中國區微信通訊基礎上的遠程教育和智慧資源分享,希望把自己學到的企業管理知識實戰應用。
在新加坡電子工作是他最難忘最付出也最痛苦的一段時期。難忘的是為了追尋夢想,他每天都在瘋狂地工作,居然用短短六個月的時間創造了公司最好的業績。痛苦的是,當他和同仁們精心努力成功融資后,資本卻發生了“變臉”:資本的血腥不考慮團隊建設基礎,對當時的團隊給予致命的打擊,除了時任公司的CEO外,連同文海煒在內的三個業務骨干陸陸續續都走光了。
事業上的失意並沒有讓文海煒消沉下去,卻讓經驗和履歷充實起來。在他的代表作《管人》中,結合實踐經歷,詳細、全面地描述了現代企業制度下人力資源總監這一非常重要和有價值的頂尖管理崗位,作為人本價值的堅定支持者,追求和諧的人力資源生態環境,提倡從“管理”到“吸引”的人,展現了他在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方面有獨到的見解。
悟道:在崗位實踐中,創新管理理念
追夢人總是向著夢想的地方前進。文海煒無數次地告誡自己:夢想不可以放棄,要麼打造一支團隊征服它,要麼追隨一支團隊實現它!
獨到的見解來源於對實踐的分析和把握,文海煒總是在授課的時候掰著指頭,按照層次分析中國人力資源管理的現狀:首先,中國第一代企業家還有至少十多年的奮斗精力,而新的經濟形態和“富二代”們風華正茂,中國的企業家精神依然持續。其次,中國已經是全球視線的集中點,從“美國夢”到“中國夢”是歷史的必然,而全球的資本依然堅信中國是“熱土”。第三,中國有城鄉差距,有東西差距,消費市場體量龐大,企業成長快速,所以最熱門最具吸引力的幾個詞組合莫過於“中國+互聯網+服務(如教育、人力資源外包)”、“所以我堅定地選擇在基於人力資源生態鏈上,彌補產業薄弱,並獲得彌補獎賞,最終完成商業夢想!”那一刻開始,他下決定從企業培訓開始修補中國企業人力資源產業鏈,成為他打拼的開始。
“每次講座,總會有人問我成功的關鍵是什麼?”文海煒總是被這些想走捷徑的人弄得哭笑不得。想成功就要堅持不懈,任何一條路走得都挺不容易,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阻礙和坎坷。一路走來,他見到很多人走到一半就放棄,而自己在這一路前行的過程也曾多次有過放棄的念頭。如果當初放棄了,就沒有現在的文海煒。
最不能放棄是“獨立思考”。文海煒在和很多學員接觸的過程中發現,很多人沒有獨立思考的習慣,對很多接收到的資訊,覺得很有道理便不加思辨全盤接受。實際上,如果能跳出問題的本身,從各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維度,不同的廣度,不同的跨度,不同的眼界去看事情的話,就會看到不一樣的層次。而這些不同的視角,會帶來不同的靈感。
“培訓師往往更多從一個科學的、項目的角度來看待需要解決的問題﹔而企業則往往更多從藝術的,運營和發展的角度來看待管理問題。”文海煒經常強調,培訓師不是先知,不能規避經營和決策的風險﹔培訓師不是經營者,不能替代企業的決策﹔培訓師不是員工,不能指望顧問來推動方案的實施; 培訓師不是法官,不能指望顧問來解決企業內部的分歧﹔培訓師不是牧師,不能指望顧問來改變企業的文化﹔培訓只是一個項目,不能指望通過培訓改變企業的一切。
文海煒揭開了人力資源管理培訓的核心:培訓更需要關注如何協助企業管理者認清企業當前最重要的管理問題、印証高層管理人員的想法、促進企業內部達成共識,這正是他一直倡導的“人本”價值, 存在於生態之中”。依靠專業的能力幫助客戶增加競爭力、節約成本、強化組織、優化管理,與客戶共同成長。
授業:在培訓課堂上,成就管理精英
陽春三月,乍暖還寒﹔浴曙堂內,華燈初上。此時的文海煒正通過微信和民革中央非公企業家培訓班的學員交流。由於對企業管理的深刻認識和精彩授課,作為兩期培訓班的講師,文海煒和很多學員結下了深厚的友誼。捧著手機的他更像是一位溫文爾雅的傳道者,讓人如沐春風,背后那幅武慕姚先生的對聯默默地定格在這一瞬間:“萬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曉送流年。”
2006年,經過慎重考察,文海煒加入了影響力集團並擔任集團人力資源總監,並重新回到了講台,他想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更多的企業家和管理團隊。但他也深知,作為一名培訓師,不能脫離管理崗位談培訓,必須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邊傳授。
加入大企培訓12年來,他從人力資源總監、到分公司經理、到集團運營總裁,不斷在新的崗位探索管理經驗,並堅持用第三方冷靜的視角觀察眾多企業。年均一百多場的公益培訓,風趣幽默的授課風格和睿智深邃的哲學思考,讓很多受訓的企業家折服,圈粉無數,可謂“身經百戰”;深入研究培訓行業及培訓體系,對培訓業未來的發展和企業基於戰略和績效的培訓體系建立提出了自己的主張並在實踐中一再得到體現,先后主導了小肥羊餐飲連鎖有限公司全國店長培訓、天津中海油人力資源服務體系建設、合肥友高物聯網標識設備有限公司業績倍增系統,可謂“自成一派”;對企業轉型升級、人力盤點、人員培養、企業文化、市場活動策劃有深刻理解,先后對國內外多家知名企業進行過相關領域的培訓、策劃、市場開拓、戰略設計等顧問工作,在大企培訓這個平台上,幫助了近千家企業、上萬家企業家的成長,可謂“小有所成”。就在本文發稿前夕,文海煒入選教育部“全國萬名優秀創新創業導師”。
積極思考成就積極人生,消極對待造成消極人生。“培訓產業報國”一直是文海煒的使命追求,希望通過持續為中國民營企業培養高素質人才,提供高價值的成長服務,推動中國民營企業的成功,從而為國家的經濟發展貢獻力量。正是靠著商人敏感的嗅覺、哲學家嚴密的邏輯、詩人浪漫的情懷、學者儒雅的風范、職業經理人的專業操守、西北人的粗曠奔放,在商業世界裡,文海煒以自己的思想天馬行空,實現從悟道到傳道、從知行到篤行的轉變,尋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家園。■
(李玉超、張瑾,北京影響力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責編 張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