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求“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目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在不少領域急需專業人才。與此同時,在城市有大量各種類型的人才已到齡退休,其中相當一部分有到農村發揮余熱的願望。 ”全國人大代表李愛青表示,國家應當因勢利導,開發利用好城市退休人才資源,使其在鄉村振興中發揮作用。
“幾十年來,我國經歷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城市化進程。現階段的城市退休人員許多都來自農村,早年在鄉下生活、成長的經歷,使得這一群體的鄉土情結很強烈。 ”李愛青說,如果退休人員所在城市的政府與家鄉政府共同制定政策措施,一定能夠引導和動員他們回鄉參與新農村建設。特別是積累了豐富管理經驗的退休領導干部、積累了較多財產的退休企業家、成就較高的退休中高級知識分子,不僅可以在專業領域內為鄉村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也有助於提高村民自治水平。
“城市退休人才到農村去發揮余熱,是多方受益的好事。 ”李愛青說,國家可以根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實際需要,通過設立專項資金或基金等方式,加強對城市退休人才回鄉參建的激勵。在實際操作中,可以發揮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牽線搭橋”的作用,幫助退休人才與農村地區有效對接,做到“供需匹配”。在具體的激勵措施方面,李愛青建議,凡城市大中小學校退休優秀教師自願服從分配到農村中小學校任教,退休優秀醫務工作者自願到農村醫療衛生機構工作,以及其他優秀科研與管理人員自願到農村工作的,每月可給予一定數額的津貼。凡在農村地區服務三年以上,且自願在當地養老的,可由當地政府提供免費公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