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國政協委員張桂平: 政府工作報告振奮人心,呼吁推動養老服務業發展
3月5日上午,舉世矚目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開幕。過去的五年,面對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和經濟下行壓力等困難,中共中央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適應把握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堅持改革開放,堅持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各項事業都取得了新的偉大成就。我國經濟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實力再上新台階,成為世界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源和穩定器。
“這是一份提振人心、凝聚力量的好報告。”全國政協委員、蘇寧環球集團董事長張桂平表示,“作為一名民營企業家,我深有體會。隻有國家強大,才有企業的發展。這充分顯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充分展示了中國共產黨的強大執政力和科學決策力。”
政府工作報告中共有14處提到了“養老”這個關鍵詞。“強化民生兜底保障。穩步提高城鄉低保、社會救助、撫恤優待等標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發展居家、社區和互助式養老,推進醫養結合,提高養老院服務質量。”這番話讓一直投身康養產業、關注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張桂平印象深刻。
他表示,當前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期,老年人佔總人口的比例不斷提高,大量老齡人口對養老設施、養老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養老事業發展與養老需求不協調、不充分的矛盾日益突出。
為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眾多方面需求、妥善解決人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問題,國家已出台了一系列有關養老政策、養老保險政策、養老產業扶持政策,但在養老產業,特別是養老服務業方面還存在很大缺口。一是居家養老將困難重重,在未來20—30年內,一對年輕夫婦不僅需要照顧自己的孩子,還需照顧4—8位年過60的老人,他們面臨著精力、經濟、時間等難以逾越的難關﹔二是社區養老專業能力欠缺,專業管理人才、專業護理人員嚴重缺乏﹔三是機構養老護理缺乏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四是民間資本對養老產業的參與積極性不高。
張桂平建議,進一步完善有關政策和機制,包括在社會養老統籌保險中明確一定比例的養老護理險,以養老護理險統籌支付給離職專門照顧老人的子女或支付社區或機構養老護理費用﹔出台更多養老產業扶持政策,吸引民營資本投身養老護理行業﹔出台人才政策,吸引高端管理人才加入養老護理行業,吸引中青年人參與專業培訓投身養老護理行業。
他還建議編制並頒布養老護理的國家標准和行業標准。加強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考試和職稱認証體系建設,持証上崗。提高養老服務人員待遇,鼓勵具有相關職業背景的工作人員進入到養老機構,以標准化的措施使我國的養老護理職業被科學、可靠地管理和運行,是養老護理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基礎,也體現了我們大國民生福祉工程的務實與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