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
張復明委員:破解中小學生減負困局
        2018年03月07日10:17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呂巍)學生減負是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個老大難的問題。這被全國政協委員、山西省副省長、民革中央常委張復明稱其為“教育天空上屢驅不散的霧霾”。

這樣形容似乎並不夸張。自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圍繞中小學減負出台過幾十份文件,就在10天前教育部等四部委還聯合出台文件,專項治理校外培訓機構。每逢開學季,各級教育部門也相繼推出減負新政,但在眾多被輿論稱為最嚴、狠招、猛藥的減負政策之后,孩子們的書包從“雙肩包”升級為“拉杆箱”,“孩子比大人累、家長下班比上班累”的尷尬現象卻越發凸顯。學校減負、社會加負,校內減負、校外加負,老師減負、家長加負。

“究其原因,既有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普遍心態,又有嚴峻的升學壓力、就業壓力﹔既有傳統的人才成才觀念,又有現實的職業價值取向﹔既有培訓機構鑽政策的空子、鑽學校的空子,又有家長學生被綁架、被裹脅,從眾、盲目的心理在作怪,中小學生減負問題已由教育問題轉化成社會問題。”在4日下午的民革、民進界別聯組討論會上,張復明直言。

如何破解此困局?“恐怕還得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打出組合拳。”張復明認為,中小學生減負首先需要學校做出改變,加強教學管理,改革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提高課堂質量和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使學生通過課堂教學基本掌握大綱所規定的教學內容,作業大部分能在課內完成,而不是把課上能解決的推到課后,把校內能解決的推到校外。

“對於教師校外帶課的行為,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也要嚴明綱紀。不能課上不講課下講,校內不講校外講,誘導或逼迫學生參加校外培訓班。教師課外培訓帶課就是違紀,要依法依規嚴肅處理,學校連續發生教師違規違紀校外帶課的,要追究學校領導的責任。”張復明表示。

還有校外培訓的亂象問題。張復明提出,對別人補我也補、不補會吃虧的從眾心理、面子需求,要積極引導,化為無形﹔對拔高、超前、搶跑補習的非理性需求,要堅決扼制。要建立日常監督常態化機制和違規失信懲戒機制,堅決打擊校外培訓機構超綱教學、提前教學、強化應試等亂象,堅決杜絕各類學校與培訓機構合作擇優、“佔坑”錄取等行為,堅決打破已經固化的“利益鏈”。

“當然,中高考是教育的指揮棒,指揮棒指向哪裡,整個社會的資源調度就會朝向哪裡。不解決中高考制度的改革問題,減負問題就無從談起,因此,應加快推進中高考制度改革,落實學校的招生自主權,建立多元評價、等級評價、分類評價體系。”張復明說。

減負之后,中小學生的課外時間要如何度過張復明也認真思考過。他建議,應實施小學生放學后免費托管服務,開展閱讀、藝術、體育、科技等活動,建立學生團體活動體系。“家庭作業也要多樣化、個性化、差異化、彈性化,可以是獨立完成的、小組合作的,親子活動的、家庭共同完成的。發揮學生特長,提高學生興趣,滿足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化需求。”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