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
吳培冠委員:“讓學生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學習人工智能知識” 來源:廣州日報    杜安娜、廖靖文、李大林、申卉    2018年03月06日10:21

“《政府工作報告》對各項工作的建議提得非常細,出台實施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對廣東省是很大的利好﹔提高個人所得稅起征點也有助於合理減負。”3月5日,全國政協委員、民革廣東省委副主委、中山大學國際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吳培冠接受記者專訪,談了十年從區政協委員到全國政協委員的履職感受和建議。

從廣州市海珠區政協委員做起,平均每年提交約三份提案,有著十多年履職經歷的吳培冠可謂是一名“老”委員。

從2007年開始,吳培冠不僅關注自己所在經濟金融專業領域,還一直關注社情民生,老百姓的身邊事。

十年前,吳培冠有一個引起關注的提案,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那時, 吳培冠委員提出要提高空氣質量預報水平。

“就是在天氣預報的信息中加入空氣污染指數,一旦空氣污染嚴重,就應該提醒市民適當減少戶外活動時間。”吳培冠說,“這對普通老百姓非常重要,引起了環保部門的重視。”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他再次關注民生熱點,提出“鼓勵生育二孩”和“智能教育納入基礎教育”兩份提案。

他說:“雖然國家實行了二孩政策,但有很多因素抑制育齡婦女的生產意願。比如生活成本高,職業發展受影響等。”

“智能教育納入基礎教育”

關於“智能教育納入基礎教育”的提案,在吳培冠看來,要做人力資源強國,教育很重要,而勞動力人口的知識儲備、能力結構、技能技巧,會對國家人力資源產生重要影響。

“建議從基礎教育開始,涵蓋各教育階段,著手研究整個教育體系、理念,改進教育方法,設計並新增一些課程或內容,比如‘人機編程’‘人機對話’等,讓學生們在基礎教育階段就學習人工智能方面的知識,提高自身競爭能力,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吳培冠說。

對自己擅長的經濟管理領域,吳培冠也帶來一些建議。在他看來,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考核方案也建議與時俱進地進行調整,考核指標可以多元化。

“建議結合國家‘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採用各種綜合指標,包括社會、經濟、生態等。”他說。

吳培冠認為,一些確實不適合搞工業的區域,可以通過發展康養業、鄉村旅游經濟,推進生態文明建設,達到新時代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