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全國兩會召開在即。日前,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郭文聖告訴中國青年網記者,他今年提案的關注點之一是“為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健康成長創造條件”。
郭文聖是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委員、中國扶貧開發協會副會長、安通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德化縣楊梅鄉雲溪村第一村主任、延邊朝鮮族自治州光東村第一村主任。他長期關注民族問題、投身精准扶貧,經過調研發現,由於剩余勞動力不斷向城市轉移,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保持一定數量並呈現增長趨勢,少數民族留守兒童作為一種現象,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郭文聖說:“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解決好少數民族留守兒童教育問題,對於全國整體教育素質的提高、社會的和諧穩定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郭文聖指出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少數民族地區分布散落,加之學校數量較少,村寨兒童上學路程較遠,來回花在路上的時間太多,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致使當地兒童監護人推遲孩子入學年齡或者拒絕送孩子上學。二是少數民族地區在文化程度上一直處於較落后的狀態,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員非常少,師資缺口較大,無法滿足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教育的需要。三是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的家庭經濟普遍比較困難,留守兒童的教育狀況不容樂觀,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亟待關注,社會對留守兒童的關注雖多,但未形成有效的機制。
針對此,郭文聖提出幾方面的建議,一是強化政府統籌,構建組織管理網絡。 二是加強部門合作,構建職能保護網絡。三是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構建社會呵護網絡。四是完善學校教育,構建學校監管網絡。五是發揮公益組織力量,引導全社會關注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問題。
郭文聖建議各鄉鎮、村(居)委會應做好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村留守兒童檔案的建設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兒童的有關信息情況,針對各類留守兒童的具體情況採取有效措施,切合實際地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生活、學習、教育問題。
郭文聖強調,解決少數民族地區“留守兒童”問題關鍵是要發展區域經濟,就地消化或就近轉移農村勞動力,增加農村就業機會,使部分農民能在本鄉或本縣打工,縮短務工農民回家周期,從根本上解決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村留守兒童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