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特殊教育,是社會文明、進步、和諧的重要標志。“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南京財經大學副校長程永波呼吁,加快特殊教育專項立法,辦好特殊教育,實現中國教育的現代化。
用法律保障特教惠及每位學生
從2014年開始,我國實施特殊教育提升計劃,圍繞“隨班就讀”、“醫教結合”、“送教上門”等,在全國開展了37個特殊教育深化改革實驗區建設。程永波認為,由於我國人口多、地域遼闊、起點低、底子薄,特殊教育發展總體水平,無論是與世界上特殊教育比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相比,還是與我國普通教育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程永波說:“特殊教育兒童,必須要採用特殊的教育方法,特殊的教育內容,不能和普通孩子一樣接受普通教育,在這個過程當中,有可能會對他們的自尊心帶來傷害,他們潛在的能量我們沒有挖掘出來。”
程永波委員認為,目前我們特殊教育存在全國性信息通報系統不健全,不能准確掌握特殊教育對象人數,影響義務教育階段適齡殘疾兒童“零拒絕”和“一人一案”的落實﹔特殊教育的師資和專業人員培養滯后、貯備不足,影響特殊兒童的科學鑒定、評估、教育、教學與康復的質量等問題。
程永波告訴記者:“我們現在談教育公平、教育現代化,應該是各級各類教育的公平,各級各類教育的現代化,特別是殘疾人,是一個相對弱勢群體,應該叫他們與我們一同共享建設成果,所以在這方面,我提出要以立法的形式支持教育。”
目前,很多國家均已出台特殊教育立法。特殊教育立法可以對各級政府和相關機構、學生家長和監護人的責任與義務,資金投入比例與路徑,專業人員培養與使用等問題提出明確規定,破解特殊教育發展瓶頸。
程永波委員建議:“有一些地方出台了相關的政策和地方性法規,但是在執行過程當中,沒有硬性的剛性的執行,包括在師資方面也是,所以我認為,通過立法的形式,這樣剛性地去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