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
王新強委員:三個微信群 成為收集社情民意的“陣地”         2018年03月05日14:07

在王新強的微信中,有三個置頂的微信群,分別是“民革市委五屆咨詢委”、“社情民意一組”、“社情民意二組”,只要是這三個群裡發的內容,王新強都會一條不漏地看,“我們通過這些群來收集社情民意,大家也通過這個群來發表看法,提出建議。”

王新強說,正是這三個微信群裡成員的“集思廣益,使得我們民革重慶市委在2017年市政協反映社情民意工作中,採用總量和得分,在各民主黨派中都拿到了第一。”

節省時間產生碰撞

喜歡用網絡收集民意

曾任重慶大學數理學院副院長的王新強說,網絡是他收集社情民意的渠道之一,“網絡時代,我們手機拿出來,馬上就可以上網,非常方便。方便了,所以大家都喜歡用。有這麼大的群體,網絡理所當然就成了我們收集信息的渠道,無論什麼工作,都離不開網絡。”

之所以只是渠道之一,“是因為網絡來收集后,我們會作為一個參考,再尋找到一個關注點。網絡是給我們提供信息的,我們把這個信息收集到了后,會根據實際情況,再做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王新強所說的研究,“就是把大家關注的重點內容,通過網上建立的社情民意群和工作小組,發給相關的同志,請他們在這個基礎上進行調查研究分析。”

“通過網絡,我們生活、工作在各個區的成員們,不必到處跑,就在網上通過微信群交流,把自己看到的、自己想到的,都說出來,節省時間不說,相互之間還能形成碰撞,產生火花,更有效地解決一些問題。”

王新強說,這就是他喜歡用網絡來收集社情民意的原因之一。

建信息群收集民意

還要討論整理形成建議

被王新強置頂的3個微信群,每個群有幾十個成員,“他們都會根據自己的關注點,在網上收集信息。比如說我了解到這個問題很重要,就可以通過網絡,把這塊的信息大量地收集過來,然后再結合自己的想法,整理出一份大致的建議,提供給專業人員,專業人員再進一步的完善、加工、上報。”

2017年10月,“民革市委五屆咨詢委”一位成員在網上發現,“我們周邊的幾個大城市,比如武漢,比如成都,在吸引人才方面出台了大量的政策,現在我們重慶也需要大量的人才。”

當這位成員把收集到的信息、自己的看法發到微信群裡時,“大家都討論開了,都在說在吸引人才方面,重慶該怎麼做?有些人會說吸引標杆人才,發揮蝴蝶效應,他們可以‘呼朋喚友’來重慶﹔有些人說可以高薪引進﹔有些人則建議利用好重慶的公租房。畢竟對於剛畢業的大學生來說,能住下來安心工作是很有吸引力的。”

王新強說,那幾天,群裡的信息多達數百條。

大家討論幾天后,形成了初步的建議,“我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提供一些低租金,甚至是一定時間內免費的住房,吸引大學生過來創業就業。”在初步建議的基礎上,“我們還找到相關部門了解重慶目前的人才政策,最后形成了3頁左右的一份社情民意。”

最近,王新強從民革中央得到一個信息,准備在全國各大城市推動新能源汽車在公共交通中的運用,以減少城市大氣污染、尾氣排放,同時也推動新能源汽車的普及。他把相關的情況發到“民革市委五屆咨詢委”群裡面,大家積極發表意見,“我們在收集了意見的基礎上,進行深入的調研,在2018年重慶兩會上,這份建議最終成為了民革市委的集體提案。”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