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
關於進一步促進台灣青年在陸融合發展的提案(摘要)     民革中央    2018年03月05日11:11

增進台灣青年對大陸的認同,妥善解決他們在大陸發展面臨的問題,已成為兩岸融合發展進程的關鍵。逐步落實台胞同等待遇,通過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讓台灣青年共享大陸發展機遇和成果,在參與兩岸交流合作中有效提升在陸融合發展的獲得感、成就感和認同感,提升對大陸社會的認知與認同,有效融入大陸社會,為兩岸關系和平發展作出貢獻。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關注台生學習生活,落實提供同等待遇

1、出台具體政策讓台籍博士生享有與大陸生源同樣的申請赴海外擔任訪問學者獎助學金的權利﹔關注中低收入家庭台生的現實需求和切身利益,助學貸款政策覆蓋到貧困台生,設立台生助學貸款專項基金。

2、在台生就讀高校,安排全體台生參加國情課程,引導台生正確客觀全面地認識大陸。讓他們在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的同時,促進心靈契合,培養一批了解大陸、認同大陸的台生優秀人才。

3、各高校要加強對校內台生社團的支持和指導。建立公正公平公開的社團評估機制,定期對社團運作進行評估,對社團日常活動加強指導,並定期與其共同舉辦活動、開展交流。

4、加快推行“二代卡式台胞証”。目前台胞証號為8位,與大陸基於18位數居民身份証開發建立的公共服務系統不兼容,建議推行証號同為18位的“二代卡式台胞証”,為台青在大陸學習生活提供便利。

二、聚焦台青實習就業,探索體驗式交流模式

加大政策力度,落實配套措施,吸引台灣青年赴陸實習。在台生集中城市舉辦台生專場招聘會﹔進一步開放國企和事業單位相關崗位面向台青實習就業﹔鼓勵在陸台資企業定向提供實習就業崗位,優先幫助家境貧寒、品學兼優的台灣青年來大陸實習就業。

打造有效的台青實習就業對接平台。建立專門面向台青實習就業的網絡信息平台,整合各地的實習計劃、崗位要求、工作內容、實習補貼、住宿安排、實習協議等信息在平台實時公布,為台青赴陸實習就業搭建有效的互聯網信息橋梁。

3、為台灣青年赴陸就業提供經驗分享講座和培訓課程,有效提高台青赴陸就業的競爭力和適應力。舉辦專門針對台青赴陸就業的系統性課程和研習營,助其深入了解大陸的職場文化、行業發展趨勢等,有效提高競爭力,提高實習后轉正就業率。

三、助推台青創新創業,促進融合發展心靈契合

1、針對台青創業“融資難”問題,建議成立由在陸台商集資設立的“台商銀行”﹔設立“台青創業基金”,聘請專業團隊就融資需求進行審查、輔導和放款,重點劃設種子投資和天使投資的基金板塊。

2、針對初次創業台青“市場難”問題,以市場訂單為導向,由政府牽頭、孵化業者搭台,建立以行業類別劃分、面向創業者的招投標系統和市場訂單對接的線上網絡平台,以及線下的項目對接會。

3、針對台青創業者普遍缺少大陸市場經驗的問題,以“入島駐點、兩岸聯動”模式,在台直接設立與大陸各地對接的創業基地,為創業者提供系統性認識大陸市場創業的各種課程、講座和輔導﹔幫助台青創業團隊積極參加各類兩岸創業比賽,並為有市場潛力的項目對接大陸的投資方﹔與各地創業基地聯動合作,為台青創業團隊尋找大陸合作伙伴﹔發揮第三方創業平台優勢,與各高校合作,形成創業人才、創業導師與高校學生緊密協作的模式,開展培訓、實踐、創業的一站式創業孵化服務體系。

4、對兩岸青創基地實行“全國一盤棋,地方特色化,競爭淘汰制”。根據各地比較優勢,細分孵化器或加速器,並為台灣創業青年精准提供配套對接服務。設立績效評估標准體系,定期對其進行績效考察。做好兩岸青創基地,這有助於擴大台灣青年在大陸“融入式交流”,促進兩岸青年心靈契合。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