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
關於促進快遞行業綠色發展的提案(摘要)     民革中央    2018年03月05日11:03

近年來,我國快遞行業高速發展,業務量穩居全球首位,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快遞行業基礎性作用突出,是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因素,但由其產生的大量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了巨大壓力。加大快遞包裝垃圾處理力度、促進快遞行業綠色發展,已成為中國環境保護的新課題。

目前,我國快遞包裝垃圾的處理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快遞垃圾總量快速增加,現有處理能力接近飽和,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處理需要﹔二是現有垃圾分類和回收體系亟待完善,據報道,目前我國快遞業中紙板和塑料實際回收率不到10%,我國包裝物的總體回收率不到20%,而在一些發達國家,紙板類包裝物回收利用率達45%左右,塑料類包裝物回收率則在25%左右。三是包裝垃圾無害化處理率低,尤其是塑料垃圾,處理不當會造成土壤板結和肥力下降、塑料顆粒進入地下水循環等危害性后果,塑料中的重金屬和多環芳烴會對耕地土壤造成難以逆轉的污染,嚴重威脅生態安全。

2018年初,國辦下發了《關於推進電子商務與快遞物流協同發展的意見》的1號文件,對“強化綠色理念,發展綠色生態鏈”提出了明確要求。推動快遞行業的綠色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形成政府引導、企業自律、社會參與的體系和機制。為此,我們建議: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進一步優化快遞發展規劃。建議征求意見中的《快遞暫行條例》增加建立綠色發展與管理體系內容,以法規的形式規范快遞行業包裝選用、垃圾處理、資源回收再利用等環節,明確有關環保要求的責任主體、責任范圍,並將冷鏈包裝和外賣包裝等納入到快遞包裝的范圍統一管理,提高快遞業綠色發展法治化水平。以生態文明理念補齊快遞行業規劃的綠色短板,結合《快遞業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期評估,增加充實有關綠色發展指標,進一步強化立法、政策、運行監測、宣傳等措施,加快建立快遞業綠色標准體系,將《推進快遞業綠色包裝工作實施方案》做實落地。

加強包裝研發創新,推廣環保外賣、快遞制品應用。盡快推動設立綠色包裝國家標准,大力推廣使用電子運單和生物降解包裝材料,淘汰有毒有害物質超標的包裝物料,鼓勵企業設計應用新型包裝、簡約包裝和可重復使用包裝,促進外賣、快遞包裝的減量化、綠色化和再利用。綜合採用稅收減免、定向補貼、征收處置費、政府採購傾斜等政策杠杆調節快遞包裝的市場行為,提高環保性較差包裝材料的生產、使用成本,促使企業慎用或循環利用包裝材料,通過經濟效益帶動相關市場綠色發展。

提高快遞垃圾回收使用率,完善快遞包裝回收體系。通過政策引導,加快構建包含快遞包裝生產者、使用者和消費者在內的回收激勵機制。對包裝廢棄物的回收利用標准進行量化,根據企業包裝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適當免除企業相關的稅收,鼓勵電商企業通過優惠返利手段激勵消費者協助回收可循環使用的快遞包裝。結合智能快件箱、快遞末端綜合服務場所建設,同步設置包裝材料回收網點,引導消費者將快遞包裝垃圾按照相應的標識分類投放到回收箱,由統一的收運系統回收、中轉至處理中心進行再循環處理,可根據投放物材料及數量對消費者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