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風採
蔣會成,漢族,1968年7月出生,碩士研究生學歷,民革海南省第七屆委員會常委,民革十三大代表。1988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蔣會成創立了海南第一投資集團。伴隨著海南經濟發展,蔣會成先后打造了海南第一百貨商場、望海國際大酒店等海南省商業龍頭企業,其建設的陽光•經典地產項目迄今仍是海南房地產行業的標杆。2002年8月,蔣會成將其旗下的第一投資招商股份有限公司運作上市。
2010年初,海南國際旅游島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房地產業炙手可熱,蔣會成先生卻在這時出人意料地提出向大健康產業轉型。
權威數據表明,伴隨著人口老齡化、生態環境惡化、不健康生活方式及食品安全等問題的凸現,腫瘤已成為當今危害人類生命健康的一大禍首。中國腫瘤發病人數約佔全球發病人數的五分之一,腫瘤死亡人數約佔全球癌症死亡人數的四分之一。國際癌症研究署預測,到2020年,中國腫瘤發病數和死亡數將上升至400萬人和300萬人,2030年將上升至500萬人和350萬人。海南省腫瘤發病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年新發病例約2萬例,並呈逐年增高態勢。然而,海南卻是除西藏外唯一沒有省級腫瘤專科醫院的省份。盡快建設一家技術先進、環境一流的腫瘤專科醫院,改寫海南落后的腫瘤防治現狀,是蔣會成先生給自己確定的人生目標,也是第一投資集團產業轉型的重要突破口。
2015年,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是年,海南省委、省政府把醫療健康產業確定為全省“十三五”發展的支柱產業,一再佐証了蔣會成先生的高瞻遠矚。而歷經5年潛心打磨,蔣會成先生領導下的第一投資集團大健康產業布局初成。他多次率隊出國洽談合作,引進國外先進醫療技術和藥物,讓900萬海南父老足不出島就能享受到超一流的醫療服務。如今,已擁有多個醫療平台的第一投資集團,迅速奠定自己“海南醫療健康產業領航者”的地位,“健康中國”戰略在海南這片熱土上終於理想照進現實!
蔣會成先生具有濃重的報國憫民情懷,提出“人是我們的第一投資”,並以此作為企業核心價值理念。轉型大健康產業后,蔣會成先生強調“一定要讓百姓看得起病,也一定要讓百姓享受到國際最先進的醫療服務”。在以他為理事長的醫院理事會領導下,海南省腫瘤醫院雖是社會資本辦醫,但診療價格卻未超越公立醫院,且公立醫院能給予的費用報銷在這裡同樣可以實現。而為了防止百姓因病返貧和無錢看病,醫院理事會聯合海南成美慈善基金會 設立了專項救助基金,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家庭困難病患醫藥費減免,贏得了廣泛贊譽。
責任行動
打造一流醫療平台,增進國民健康福祉
向大健康產業轉型意味著公司業務重心將向醫療健康領域傾斜,而建設一流醫療服務平台也成為轉型工作的重中之重。在蔣會成先生的領導下,目前,第一投資集團已成功打造了海南省腫瘤醫院、海南省腫瘤醫院成美國際醫學中心等多個高水平醫療平台,為患者提供貼心、入微的服務。
其中,於2015年12月25日開業的海南省腫瘤醫院是海南迄今社會資本投資規模最大的現代化醫院。作為海南省最高腫瘤防治機構,海南省腫瘤醫院被列入海南省“十二五”重點醫療規劃和省市共建重點項目、2015年省委省政府為民辦實事十大重點項目。醫院按國家綠色建筑三星、美國綠色建筑LEED金獎標准設計和建造,總建筑面積約17.5萬平方米,設病床1200張,一期開放床位800張,年收治病人20000例、年手術12000例。根據腫瘤專業特點和當今國際腫瘤醫院水准所設置的PET-CT、CT、MR、超聲及病理組織學檢查,形成高效精准的腫瘤形態學診斷能力﹔重點裝備的分子病理、分子生物學、臨床藥代學等實驗室,可為腫瘤早期診斷提供保証,同時具備腫瘤綜合治療能力。醫院醫療服務全面實現數字化,並應用於遠程醫療和教學。
於2016年3月落成的海南省腫瘤醫院成美國際醫學中心則作為享受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 9條優惠醫療政策的平台,可同步使用國外先進醫療技術和藥品,為國內外患者提供高端優質醫療服務。
不僅於此,蔣會成先生還不斷強化醫療服務功能的“軟實力”:一方面大量引進優秀醫護人才,增強平台實力﹔另一方面加大與國內外先進醫療機構、科研院所的合作,先后與德國德中醫學會、美國匹茲堡大學醫學中心、美國LHC醫療集團、英國倫敦骨科醫院等全球知名醫療機構,在病理診斷、科學研究和人才交流與培訓方面展開全方位合作。而作為天津市腫瘤醫院的分院,海南省腫瘤醫院與天津市腫瘤醫院共享著更多的醫療資源,得到了后者全面的幫扶。
未來,還將有海口市濱海國際醫院等一系列高端醫療機構投入使用,通過自建、並購和合作辦醫等方式,第一投資集團將在全國完成產業布局,更多、更優的醫療服務將由海南逐步復制到全國,增進國民的健康福祉。
構筑腫瘤疾病防治體系,給力“健康海南”
在腫瘤疾病防治方面,海南的相關工作長期缺失。一方面,此前腫瘤專科醫院缺位背景下的海南醫療機構的診治條件落后,綜合醫院內的腫瘤專科病床僅700張,無力承擔防治工作。
2015年12月25日,海南省衛計委批准將海南省腫瘤防治中心設立在海南省腫瘤醫院,這也首開國內疾病防治體系構建工作交由民營醫院負責的先例。
海南省腫瘤防治中心承擔的工作職責包括編制海南省腫瘤疾病防治計劃,制定海南省腫瘤疾病具體防治計劃。中心依托、幫扶基層醫療機構開展腫瘤疾病專病普查工作,利用雙向轉診機制做好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后期康復等工作,充分利用現有醫療資源更好地為腫瘤患者提供正確的健康指導和專業的醫療服務。
“構筑海南腫瘤疾病防治體系是一項不小的挑戰,將涉及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但無論如何,我們都有足夠的信心完成海南省政府交予的任務!”在2016年6月24日海南省腫瘤醫院開業半周年的媒體見面會上,蔣會成先生再次做出表態。是時,海南省腫瘤醫院已經實現與市縣的工作對接,完成了對58家市縣醫院相關人員的培訓工作,並成功監管6個市縣的腫瘤疾病防治工作。
據悉,海南省腫瘤醫院發揮醫療技術優勢和人才優勢,執行精准對口支援和優勢醫療資源下沉,開業后即與多個縣區醫院、服務站簽訂服務協議,組織多次義診與腫瘤防治講座,多抓手、全方位地在全島構建起腫瘤防治網絡。
創新辦醫模式,力促產業騰飛
在蔣會成先生的推動下,海南省腫瘤醫院創新醫院發展模式。
海南省腫瘤醫院是由政府和社會共同興辦,屬非營利性質事業單位,產權為混合所有制,由社會資本控股。這種體制既有別於傳統的政府辦公立醫院體制,也區別於民營的社會辦醫體制,是醫院管理體制的重大突破和創新。
在醫院內部,海南省腫瘤醫院推行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實行醫院理事會領導下的院長負責制、全員聘任制和以崗位管理為核心的人事制度。這種靈活高效的制度設計,加上先進的發展理念、高端的發展平台,打動了國內外一批專業素質過硬的腫瘤防治專家前來加盟。
在醫改步入“深水區”的今天,海南省腫瘤醫院的體制機制具有優勢:作為政府和社會辦醫形成的事業單位,這種新體制吸收了公立醫院辦醫的優勢,又充分運用了市場管理手段。海南省腫瘤醫院不設編制,全員聘用制,使醫院在人才引進和培養上不受傳統體制的限制,又能靈活運用國家給予公立醫院的體制優勢。可以說,海南省腫瘤醫院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特色現代醫院樣本,符合中國醫改方向,是體制機制的重大創新和突破,具有強大的市場生命力。
2015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海南省委省政府選擇醫療健康產業作為產業轉型的突破口,由省衛生計生委牽頭,多行業跨部門制定的《海南省加快健康產業發展規劃研究(2016年-2020年)》提出,到2020年,健康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比重達到15%,高於全國規劃目標的10%,健康產業規模1000億元左右。作為PPP模式下的成功案例,海南省腫瘤醫院的成功運營,無疑為海南醫療健康產業的快速發展注入一劑“強心劑”。目前,由第一投資集團聯合多家金融發起設立的規模為200億元的樂城醫療產業基金已經開始運作,也將為樂城國際醫療旅游先行區和海南醫療健康產業的快速崛起提供強大的資金支持。
堅持醫療公益性,體恤百姓疾苦
醫療關乎民生,與資本性質沒有任何必然關系。社會資本辦醫並不等同於看病貴,相反,社會資本背景下的醫療服務將較公立醫院更加高效、細致,醫療服務的公益性也是其必須堅持的根本。
在海南省腫瘤醫院落成開業之前,蔣會成先生曾在多個場合表露自己對進入醫療產業的初衷——為國擔憂,為民牟利。他認為,如果單純追逐利潤,第一投資集團就不會一頭扎進“燒錢”的醫療健康產業,這是個極考驗耐心的領域,更關乎道德良知與企業襟懷。
不忘初心,言出即諾。
在蔣會成先生的極力主張和其他醫院領導努力溝通下,開院之日,海南省衛計委一改“新建醫院運營3個月后才能被授予新農合定點醫療機構資格”的慣例,將海南省腫瘤醫院確定為城鎮居民醫保、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職工醫保“三保”定點單位,島內患者來此就醫住院在院內就能完成報銷。此外,海南省民政廳已將海南省腫瘤醫院列入全省唯一的腫瘤大病保險定點醫療機構,長期在醫院開展城鄉居民腫瘤大病醫療救助,大病患者在省腫瘤醫院治病可以享受37萬元的最高封頂報銷額度。
海南省腫瘤醫院按照國家和海南省要求實行陽光收費,平價惠民,對腫瘤疾病醫療救助對象給予優先挂號、優先就診、優先住院,按照政策,免收五保、重點優撫對象挂號費等,並按基本醫療用藥目錄、診療項目目錄和醫療服務設施目錄等,實施優質醫療服務。這些政策為腫瘤患者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緩解了群眾看病貴的難題。
2016年4月,身患卵巢惡性腫瘤、宮頸惡性腫瘤、腸道梗阻等十三種疾病的定安婦女吉亞梅,在被多家省內醫院告知無法收治之后無奈回定安保守治療。4月7日,正在定安縣人民醫院進行腫瘤防治講座的海南省腫瘤醫院副院長劉韋淞看到了吉亞梅。在初步了解病人的病情后,海南省腫瘤醫院的專家們力勸幾乎已經絕望的吉亞梅轉院海南省腫瘤醫院接受緊急治療。在我國著名的腹部腫瘤外科泰斗邵永孚教授的親自主刀下,吉亞梅被成功切除的腫瘤有12斤多重,術后恢復良好。在這場與死神的搏斗中,吉亞梅不僅得到了醫護人員的精心護理,更讓她感動的是,醫院還免去了她所有的治療費用。
吉亞梅在海南省腫瘤醫院的遭遇一時成為海南各大媒體頭條,讓外界看到了這家新建醫院的責任與擔當。而這其實只是海南省腫瘤醫院不讓患者因貧棄醫或因病返貧諸多行動案例的一個縮影。在蔣會成先生的親自推動下,第一投資集團還捐資1000萬元設立成美腫瘤防治篩查基金,對腫瘤疾病早發現、早預防、早治療,盡可能提高治愈率,降低百姓健康風險。此外,本著服務為民的宗旨,海南省腫瘤醫院還積極發起免費體檢等活動,今年6月,海口近2000名的哥的姐在該院接受免費體檢。蔣會成先生表示,相關活動不會終止,未來更多群體還將享受到海南省腫瘤醫院的免費服務。
履責成效
敢於擔當贏得多方支持
作為一家根植海南近30年的本土企業,第一投資集團和蔣會成先生本人始終從“為民著想、為政府分擔”的角度出發,積極投身海南建設國際旅游島、健康島的事業當中,贏得了政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普遍尊重和大力支持。
如在海南省腫瘤醫院建設期間,海南省委書記羅保銘、省長劉賜貴多次作出批示、指示,要求有關方面協調解決問題,全力推動建設。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毛超峰,省委常委、海口市委書記孫新陽,副省長陸俊華等省領導多次到省腫瘤醫院調研,現場辦公,解決醫院建設中遇到的各種難題﹔省衛計委積極推動社會辦醫,大膽改革突破,創新腫瘤醫院體制機制,為醫院行政審批項目等開設綠色通道,為醫院融資開具資產証明,支持其向金融機構貸款,得到海南省農信社的大力支持﹔省財政廳和海口市政府將醫院列為PPP項目首批試點單位,提供了貸款貼息……
醫療服務口碑漸佳
醫療質量是醫院的生命,尤其是在“醫鬧”層出不窮的今天,新醫院的平穩運營更是難上加難。蔣會成先生始終要求旗下醫療平台堅持患者第一的原則,從患者的角度出發,在履行醫護應有職責的同時為患者創造最佳的就醫體驗。自2015年12月25日開業以來,截至2016年8月底,海南省腫瘤醫院共接診省內外患者5780人次,住院病人930人,手術323例,醫患零糾紛。良好的口碑為醫院的快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近年來,第一投資集團在大健康領域迅速開疆拓土,企業規模不斷擴大,解決了一大批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在活躍社會經濟活動同時也為社會創造了可觀的經濟效益。2015年,第一投資集團納稅總額為6689萬元,預計2016年度這一數字還將得到更大的提升。
以“善”為先激發社會正能量
自1988年開始創業以來,蔣會成先生就一直關注慈善與公益事業,公司發展近30年,善行亦延續了近30年。
“如果有朝一日可以退休,我將全身心地投入到慈善事業中。”蔣會成先生曾公開表露了以上心跡。為了更專業、更及時地幫助到更多人,蔣會成先生及第一投資集團於2010年10月共同發起並捐資創辦地方性公募基金會——海南成美慈善基金會,致力於教育、醫療、文化、環保等四大領域的社會發展工作。成美慈善基金會下設圓夢助學基金、巾幗勵志基金、腫瘤救助基金、一投員工互助基金等,資助鄉村教育項目、社區發展中心項目、中國青年創想計劃、鸚哥嶺動植物博物館建設及第一投資集團職工大病救助、子女就學等,近年來,累計支出各類善款近億元,影響並改變著受捐助群體的命運,也帶動了更多社會人士、機構參與到慈善與公益事業中來。
歷年來,第一投資集團先后獲得100多項國家級及省級榮譽稱號,並因企業取得的優異成績而獲得全國總工會頒發的“中國全國勞動獎章”,是海南省第一家獲此殊榮的民營企業。蔣會成先生個人也先后獲得“海南省勞動模范”、“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 ”、“中國經濟杰出貢獻人物”、“十大商會會長、十大徽商領袖”和“中國衛生全國十大新聞人物 ”等一系列榮譽稱號。
蔣會成先生及其領導下第一投資集團正通過自身努力,持續激發社會正能量,為海南醫療健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