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福建
夏先鵬:守護公平正義 來源:團結報        2017年12月12日15:02

2015年8月12日,一則有關全國政協委員、民革福建省委會副主委夏先鵬的公告,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這則由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刊發的任前公示公告顯示,民革黨員夏先鵬擬提名為廈門海事法院院長(正廳級)人選。由黨外人士擔任專門法院的正職,夏先鵬開了先例。

事實上,在上大學之前,夏先鵬對法律還是一無所知。高考畢業那年,像許多男孩一樣,懷揣著對嫉惡如仇、鐵面無私的包拯的崇拜,夏先鵬懵懵懂懂走進了西南政法大學的校門,也由此開啟了其30多年的法律生涯。

如果說,與法結緣是一種偶然,那麼,與法結伴同行便是夏先鵬進入校門后就已決定的無悔選擇。

“閩發証券破產清算案涉及6個破產企業和48個關聯公司的清算,衍生訴訟案件達1551件,各類清算標的總和超過300億元。在案件處理中,法院以清查賬外資產為重點,深挖出41億元“隱蔽資產”,共分配破產財產73億元。”這是有關媒體在閩發証券破產案件終結時所曝出的一組數字。審理這樣一個案情復雜、涉案金額巨大的破產案,夏先鵬面臨的壓力可想而知。是壓力也是動力。帶著眾多債權人的訴求和渴望,夏先鵬快馬加鞭,不敢有一絲懈怠。憑借扎實的理論基礎、豐富的實踐經歷,夏先鵬帶領他的團隊成功召開兩次債權人大會,通過了財產分配方案,不僅推動了案件的順利結案,還消解了可能產生的社會震動,贏得了社會各界的支持和理解。

一位法律專業人士后來這樣評價這一案件:“閩發証券破產案是新《破產法》實施以來衍生訴訟最多、審判難度最大、案情最為復雜的券商破產清算案件,案件審理中探索的經驗作法為破產法的立法完善,提供了豐富的理論依據和實踐指導,在券商破產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

盡管工作崗位發生了變動,但如何維護公平和正義,做一名值得老百姓信任的法官,夏先鵬從來沒有停止過思考和探索。

夏先鵬告訴記者,在司法審判過程中,他格外關注兩類人群,一類是弱勢群體。弱勢群體處在社會底層,迫切希望法院以國家公權力維護公平正義,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一旦權利得不到保護,他們就很容易從對個案的不滿轉向對社會不滿,從而走上極端上訪和報復社會的道路。為此,夏先鵬在工作中尤其注重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給予他們必要的訴前指導、法律釋明和訴訟便利,甚至給予減免訴訟費和開展司法救助。“這是法官的社會責任,做好了這部分人的工作,就能減少社會穩定的隱患。”夏先鵬坦陳。

夏先鵬所關注的另一類則是處在社會上層的強勢群體。“這部分人是司法公正的最大考驗,如果經不住壓力,天平很容易向他們傾斜,法治也就會失去公信。”夏先鵬說。

去年夏天,夏先鵬就任廈門海事法院院長,成為當前黨外人士擔任專門法院部門正職的第一人。

談及身份的轉變,夏先鵬表示,這是借助了當前統戰大環境的東風。夏先鵬認為,“如今,在良好的統戰工作環境下,越來越多的黨外干部擔任正職,實現了角色的轉變。這充分展現了多黨合作制度所煥發的活力,不僅有利於充分體現我國政治制度和政黨制度的優越性和社會主義民主的真實性,還能為黨外干部成長提供必要平台,更好地激發他們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積極性。”

如何與中共干部合作共事、融洽相處,是黨外正職干部面臨的一項考驗。夏先鵬告訴記者,在具體實踐中,黨外干部一定要擺正自己的位置,認清所擔負的任務,明確應盡的職責。同時,要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加強與中共干部的配合與溝通,共同促進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2016年3月發表於團結網)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