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安徽
周世虹:法治園地的耕耘人 來源:團結報    李原    2017年12月12日16:00

人物簡介

周世虹,民革黨員,安徽省政協委員,法學碩士、高級工商管理碩士,安徽天瑞律師事務所主任,一級律師,安徽省律師協會副會長,合肥市律師協會常務副會長。

他具有較高的法學理論素養和豐富的司法實踐經驗,成功辦理過數百件刑事和民事案件﹔擔任過數十家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和大中型企業的常年法律顧問﹔

他在金融法、公司法、物權法、建筑房地產、土地管理、公司並購重組、破產清算等法律事務領域均享有一定的專長﹔

他是中國銀行業協會首批法律專家庫專家、安徽法官檢察官遴選委員會專家庫專家、安徽省評標專家庫專家。

他是“法治園地的耕耘人”,從業30年來,堅定履行法律工作者的神聖職責,堅守職業道德,踐行公平正義,維護法律尊嚴。

提到周世虹,不得不說的事

說起周世虹的本職工作,不能不提“合肥王小郢污水處理廠TOT項目”。雖然已經過去很多年,但它仍是周世虹律師生涯中濃墨重彩的一筆。

2004年,合肥市王小郢污水處理廠特許經營權轉讓國際招投標TOT融資項目以超過標底價近一倍的價格成交,這成為中國公用事業市場化、產業化的優秀范例。在這個轟動一時的項目中,周世虹功不可沒。當時,合肥在大型項目招投標中鮮有聘請律師參與的先例,周世虹受聘為中方法律顧問后,和他的合作律師全程參與該項目的各項工作,數十次的談判,起草、審查數千頁法律文書、合同及協議,出具了6份法律意見書。扎實的專業功底,充分的材料准備,為項目順利簽約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該項目簽約至今,幾無發生過法律上的問題,堪稱合肥市在國際大型項目招投標中聘請法律顧問參與的典范。

這個中國第一個污水處理TOT案例成為業界的經典案例,也開啟了周世虹的法律工作新領域。2006年開始,周世虹擔任合肥市政府法律顧問,為城市建設、土地出讓、規劃、項目融資、招商引資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出具了幾十份法律意見書。他連續幾年為合肥市政府上千宗土地出讓項目的合法合規性進行審查,參與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的起草﹔為數十起土地出讓項目及歷史遺留問題出具法律意見。京東方175億元6代線液晶顯示項目、合肥市海爾工業園項目、美丹路建設工程與轉讓收購BT融資項目、合肥市環境改善亞行貸款項目、興泰信托公司重組項目、合肥市軌道交通項目、合肥華南城項目、合肥北城世紀金源項目等,這一系列合肥市重大項目的談判、協議的起草審查、法律意見書的出具等工作,都有周世虹的參與。

近年來,他擔任省人大常委會、省國資委、省工商局、省工商聯的法律顧問,參與重大的法律法規論証,為重大法律事務提供咨詢,擔任省政府立法咨詢員,參與幾十次立法論証修改、立項審查。他還定期參加省、市涉法信訪活動,為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付出大量的勞動。

“省、市兩級律師協會的行業管理工作和律所的管理工作,我的工作量也很大。”周世虹在接受採訪時說。

在合伙人、民革黨員律師金磊和他的“小伙伴”們的眼裡,周世虹是個自信、嚴謹、嚴肅、有理想、有追求的人。周世虹的嚴謹體現在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上。法律文書上的一個詞、一個字,如何嚴謹、規范地表述,他都一一認真研究斟酌。工作30年來,周世虹沒有一次開庭遲到過,沒有一天因病請假。周世虹說:“我參加任何會議都有記錄,偶爾沒帶本子,回去也會補上,我的任何一件工作都有據可查,這是一個工作態度問題。”

而這樣一個嚴肅認真的人,對於年輕律師的培養卻尤為傾心盡力。

2009年剛執業就與周世虹共事的金磊清楚地記得,那時,他對文書寫作還不太熟悉,周世虹把金磊寫的材料提出修改意見后發給他,金磊修改后再發回給周世虹,如此反復,把修改的過程一一展現給金磊,可以說是手把手地教他。不僅教他如何提供法律服務、如何分析解決問題,而且教他為人處事。

對在天瑞律師事務所工作和實習的青年律師,周世虹都盡一切努力,為他們安排適合的團隊和老師,為他們創造業務發展機會,在經濟上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在周世虹的培養和影響下,天瑞律師事務所有7名青年律師獲得省、市優秀律師稱號。

從業30年來,周世虹恪守“堅定信念,精通法律,恪守誠信,勤勉盡責”的執業理念,帶領他的團隊在業界取得了突出成績。他領導的律師事務所多次被評為全國、省、市優秀律師事務所,安徽省綜合實力十強律師事務所,其本人也多次榮獲全國、省、市優秀律師等稱號,數次作為代表參加全國律師代表大會,三次當選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理事。

“參政議政是我必須履行的職責”

2016年2月,安徽省政府的2016年33項民生工程中,“城鄉困難群體法律援助”為新增6項民生工程之一。得知這個消息,周世虹很高興。

“將法律援助工作納入省政府民生工程項目,這個建議我以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的方式,已經連續提了兩年,我還利用擔任省、市民生工程監督員的身份在有關會議上多次呼吁。”從事律師工作多年,需要得到法律援助的弱勢群體,周世虹見得太多。他認為,將法律援助納入省政府民生工程項目,進一步關注貧弱者的需求,解決困難群眾打官司難問題,維護貧弱者的尊嚴,讓他們共享社會改革發展的成果,是新時期民生工程應有之義。法律援助工作存在的供需矛盾突出、經費保障不足等問題,需要民生工程政策措施的強力推動。

周世虹說,政府把法律援助作為每年的固定民生項目出資,經費有了保障,參加法援的律師更多,質量更高,覆蓋面更大。

安徽省政協十一屆一次會議第二次大會,周世虹委員代表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發言

“我的提案、建議主要關注兩塊內容,一是法律工作,二是民生。”2010年,周世虹聽說有一家小自來水廠沒有經過審批就開工建設,意識到這可能會影響到周圍農戶的飲水衛生。他花了數月的時間走訪取証,了解到當地有140多家未經審批、無人監管的小自來水廠。周世虹據此提交的提案《關於加強對農村小自來水廠進行監督和管理的建議》,被確定為省領導重點督辦提案,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並予以採納,保障了一方百姓的飲水安全。

2006年至今一直擔任省政協委員的周世虹,憑借資深律師的專業優勢和敏感的職業觸覺,提交的50多件提案中,多件列為省政協重點提案、優秀提案,多件提案被落實,提出的社情民意信息切中要害、契合現實,多條建議被採納。僅2015年,周世虹就向省政協大會提交了10件提案,報送的11篇社情民意信息中,《關於盡快制定司法鑒定管理條例的建議》已被採納,列入省人大常委會立法計劃,《關於人民法院應依法執行公証機構賦予強制執行效力包含擔保內容的債權文書的建議》,安徽省高院已採納並採取相關措施。

作為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周世虹意識到,在依法治國的背景下,立法協商將是政協政治協商、民主協商的一項重要工作。2014年,周世虹在省政協社會與法制委員會有關會議上提出開展立法協商工作的想法,引起省政協領導的重視。目前,省政協的立法協商工作已初見成效,周世虹是積極參與者。近兩年來,周世虹還多次參與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制定的安徽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安徽省郵政條例、安徽省消費者權益保護條例、安徽省旅游條例、安徽省電信設施建設保護條例等地方性法規、政府規章、規范性文件的修改審查論証。

作為律師界的政協委員和省律協參政議政委員會的負責人,近年來,周世虹每年都組織律師界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為全省律師工作、司法行政工作和民生、法治工作撰寫議案、提案,圍繞律師刑事辯護“三難”、律師法貫徹實施、法律援助經費、社會矯正、公証文書執行、司法鑒定體制、選拔優秀律師擔任法官檢察官、政府購買法律服務、政府法律顧問等多項問題提出意見建議,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和關注,對行業健康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周世虹說:“參政議政是政協委員必須履行的職責。我既然承擔了這份責任,就應該盡心盡力。”

“要對得起‘民革黨員’這個身份”

周世虹有很多“頭銜”,多到他自己都得想半天才說全。但其中一些“頭銜”是牢記心上的:民革中央監督委員會委員、民革安徽省委會常委、民革安徽省監督委員會副主任、民革安徽省社會和法制委員會副主任、民革安徽省法律服務中心主任、民革安徽省社會與法制支部主委。

2014年7月22日,“民革安徽省法律服務中心”在安徽天瑞律師事務所正式揭牌成立。這個由民革安徽省委會設立、以安徽天瑞律師事務所為依托的公益性法律服務工作機構,是周世虹帶領支部黨員籌備創建起來的。

成立一年多來,中心為民革組織、民革黨員及其所聯系組織和人員以及社會弱勢群體提供了十幾次法律咨詢和服務,幫助他們解答法律問題、解決法律糾紛。同時,通過“憲法日”義務咨詢活動、普法講座等形式,開展普法宣傳,弘揚法治精神。周世虹對此並不滿足,正策劃籌備成立民革法律援助中心,“職能更多,能做的事更多”。

2015年5月,《江淮時報》一篇文章《誰動了我的股權》引起讀者的關注。撰稿者金磊介紹說,這是民革安徽省法律服務中心與該報合作的普法欄目《以案釋法》的開篇稿件。一年來,已發表普法文章10多篇,《“一房二賣”,房屋究竟歸誰所有》《離婚了,房子歸誰所有?》《高額利息,收了也得還!》……文章短小精干,貼近社會生活,具有一定的知識性和趣味性,社會反映良好,有些讀者還趕到報社咨詢法律問題。周世虹說,我們“以案釋法”,既宣傳、普及法律知識,提高民眾法治意識,也提高了民革的社會影響力。

忙,是周世虹的生活常態。“我的時間都是按小時規劃,每個時間段安排不同的事務,有時一個月后的工作現在就已安排進日程,每天工作時間常常在12小時以上,周末除了一點鍛煉的時間,其余時間都在辦公室。”

盡管如此忙碌,周世虹還抽出時間忙於民革工作,因為他認為,這是他的責任所在。2008年才加入民革的周世虹說:“選擇了這個組織,就要對得起‘民革黨員’這個身份。”

社會和法制是民革參政議政三個重點領域之一,周世虹責無旁貸地擔起社法委員會和社法支部的參政議政任務。

2016年2月,民革安徽省委會向省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提交集體提案,建議安徽省“建立法治量化評估體系”。這是社法支部的參政議政成果之一,也是周世虹執筆撰寫的提案。中共安徽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省政協副主席徐立全對該提案作出批示,要求相關部門予以考慮。

2013年以來,社法委員會提交的《關於進一步強化對融資性擔保公司日常監管的建議》《關於盡快制定無甲醛膠合板安徽地方標准的建議》《關於加強工業用地(工業房地產)出讓、轉讓監管和地方立法的建議》,社法支部提交的《關於進一步加大對農業產業化企業融資力度的建議》《關於改革基層法院民事法官配置的建議》《加強對農村房屋建設抗震設防監督和管理的建議》《建立法治量化評估體系,全面推進依法治省》,這些均被民革安徽省委會採用,作為集體提案和大會發言提交省政協大會。

“除了我自己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每年社法委和支部提交的提案絕大多數也都是我親自做的。”周世虹說,“每年成績都不錯,但壓力確實很大。”

“支部工作也有許多事情。我們每年都召開四五次主題會議,每年組織‘觀故居,走多黨合作之路’等各種活動,在加強思想教育的同時,增進黨員之間的交流和感情。”周世虹說,他要求支部黨員每年至少寫1條有價值的建議。在他的帶動下,僅2015年,支部黨員就報送了30篇社情民意信息。

在周世虹的領導下,社法支部制度完善,活動豐富,在安徽民革省直支部中,參政議政、組織發展、思想宣傳、社會服務等各項工作均走在前列。如周世虹所說,“像一個組織的樣子”。

“幫助別人是件美好的事情”

或許是職業的原因,周世虹是個嚴肅的人。但在他冷靜的外表下,蘊藏著一顆溫暖的心。

2009年,一直熱心公益事業的周世虹個人出資50萬元,以其女兒的名字,在安徽大學法學院設立“周思嘉法學助學金”,計劃2009年至2018年,他將每年向20名安徽大學法學院本科生、研究生每人資助2500元助學金,幫助他們完成學業。同年,周世虹所在事務所在安徽醫科大學人文學院設立了“天瑞律師獎學金”,出資20萬元,每年向10名品學兼優和家庭困難的學生頒發每人2000元的助學獎勵,而其中大部分資金是周世虹所出。

“第一次在安大頒發助學金時,一名受助的殘疾學生流淚了。2500元可能不算太大的幫助,但給他們帶去的溫暖是我們意想不到的。”這樣的“回報”堅定了周世虹的公益心——不定期的給困難學生捐款﹔為長江公益基金捐款建“紅領巾書屋”﹔在延安向敬老院捐款﹔帶動支部黨員為省委會同心工程幫扶村的五保戶和殘疾人捐款1萬多元﹔安排支部為社區癱瘓30多年的貧困居民送去電熱油汀……

作為省政府立法咨詢員和省人大常委會的法律顧問提供咨詢和服務,律師協會的工作,義務普法講座,減免訴訟費的法律援助案件,這些都是周世虹的“義務勞動”。

當筆者問起他曾經資助過的那些學生的現狀時,周世虹想了一會兒說,這些我還真沒有關注過。除第一次外,每年的獎學金、助學金,周世虹都是把錢交給學校去發放。“這也是周主任從照顧受助學生自尊心的角度考慮的。”金磊在接受採訪時說。

對周世虹來說,做公益隻關乎內心,不求結果和回報。他曾說過,幫助別人是件美好的事情,一個行動、一個微笑,都會給人帶來溫暖和力量。

有人說,周世虹是個有理想、有擔當的人。這個理想,是對公平有序的法治環境的追求,是對健全完善的法治社會的期盼﹔這個擔當,就是以一己之責,盡一己之力,為實現理想砥礪前行,用博愛書寫人生。

(2016年7月發表於團結網)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