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上海
唐玉光:速寫         2017年12月12日14:11

記民革長寧區委主委、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唐玉光

在我們的印象裡,一個人的頭銜一旦挂上“常務”兩個字,那往往就意味著一個特點:忙。唐玉光也是如此。幾番相約之后,筆者終於在華東師范大學研究生院的辦公室見到了他。

  讓筆者沒有想到的是,華東師范大學各類注冊研究生竟有近2萬人,比學校的本科生還多很多。事無巨細,需要他這個常務副院長投入大量精力。而除了這個本職,他還兼任著上海市人大代表,要調研、考察,要寫書面意見﹔除了行政工作,他還有不少學術任務,筆者採訪他時,他手頭正承擔著國務院學位辦的兩個委托課題﹔不久前,他又當選為民革長寧區委主委,這個黨員人數達到300多人的區委,又是一副沉重的擔子……

  盡管工作壓力挺大,這位來自北方的儒雅學者,臉上卻總是挂著溫暖的笑容。

  作為一名研究教育學的學者,唐玉光可以說“生逢其時”。

  1995年,國務院正式頒布《教師資格條例》﹔2000年,教育部頒發《〈教師資格條例〉實施辦法》,教師資格制度開始全面實施。正是在此之前,從香港中文大學做訪問學者回到華東師范大學的唐玉光,完成了他的博士論文《教學工作與教師專業化》。

  在這篇論文中,他堅定地闡述了這樣一個觀點:“中國教師隊伍的建設必須走專業化的道路﹔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一系列的教師專業發展制度的保証。”他的論文即著眼於此。在后來的中國教師隊伍建設中,這果然成為了重點。

  此后,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組織編寫了一本對我國教師專業化和教師教育制度建設具有創新性指導意義的教材——《教師專業化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的初稿,實際上就是由唐玉光和他的研究生操刀完成的,再版修訂也由他主持完成。

  這成就了他與教師教育的緣分。此后,他曾被教育部聘請參加“教育部教師教育創新小組”、教師資格考試教材編寫和考試命題等工作,還多次主持教育部相關課題,並撰寫了《教師專業發展與教師教育》、主編了《教師專業發展制度》等著作。

  走上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崗位后,他的關注點轉向了研究生教育。去年到今年,他手頭就在忙碌著兩個研究生教育方面的研究課題:“我國‘十三五’研究生教育發展規模預測”和“中國研究生教育現代化2030”。

  ——僅從題目,我們就能看出教育專家唐玉光在專業領域內的“分量”。

  今年是唐玉光當選為市人大代表的第五個年頭。性格內斂沉穩的他,不是那種很容易吸引眼球的代表。但五年來,在他所擅長的教育領域,他也的確不遺余力地發出了自己的聲音。

  “關於加強和提高高校青年教師教育教學能力的建議”,“關於提高民辦高校教師待遇的建議”、“關於以教育信息化為抓手推進教育現代化的建議”,“關於促進中小學教師開展讀書活動的建議”……這一系列的建議,均得到了有關部門的答復與採納。

  在創新創業如火如荼的大背景下,2016年,他與民革黨員王敏杰提出“關於創新創業背景下全市孵化器功能優化的建議”。“建議”直言:上海范圍內已形成若干模式多樣、功能各異的創業孵化基地,但各區縣的孵化器數量、質量參差不齊,並沒有形成基於本土資源稟賦的錯位互補。他們提出,應吸引投資機構入駐孵化器,建議考慮孵化器退出機制,建議鼓勵科研院所利用中心城區空閑區域建立專業性孵化器……

  這個“建議”不但被市科委採納,更引起解放日報等媒體的廣泛關注。

  當然,作為民革市委常委、教育科技委員會主任,唐玉光參政議政的平台可不僅限於人大。每年民革市委、專委會的課題,都少不了他的參與甚至領銜。由此而來的課題,也總是因其專業性和針對性,收到各方的贊譽。

  當選民革長寧區委主委,對唐玉光來說是有壓力的。因為在此之前,這個區委的各項工作在全市民革組織中一直名列前茅。“只能前進,不能后退”,這是他給自己定下的目標。

  唐玉光是從民革華東師范大學支部直接調任到長寧區委的。所以,了解,是第一步,也是必須要走的一步。於是,盡管本職工作繁忙,他還是抽出時間,專門去拜訪了前任主委邱華雲,專門與區委班子深入座談,積極參加中共區委統戰部門的各類活動……

  區委未來工作的藍圖,漸漸在他腦中展開——

  作為曾經的“基層主委”,唐玉光深知抓好基層組織建設的重要性。“區委要做好工作,核心是基層組織、支部工作。”他籌劃著,要加強支部負責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為他們提供平台,也要請他們更多地參與區委的工作。

  作為參政議政“達人”,他也把區委的參政議政工作作為未來自己重點關照的對象。他把目光聚焦在區委各個專委會上。“要讓專委會在參政議政方面的功能最大化。”他給自己提出了這樣的目標。“為此一方面要加強力量,一方面要做好功能定位,多發揮民革優勢。”

  因為唐玉光又要趕著去參加會議,採訪只能以“簡短”結束,筆者也隻好用“速寫”的方式來給他一個“概括”。但從這些吉光片羽中,我們應不難勾勒出一位權威學者,一位盡責的人大代表,一位躊躇滿志的民革組織負責人的完整形象。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