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時間: 2015-06-11
陳慶琳,南京市中醫院院部辦公室主任。1998年至2003年擔任秦淮區政協委員;擔任兩屆民革南京市委常委,三屆南京市政協委員,2013年至今擔任秦淮區政協常委。因為在參政議政方面取得的成績,2008年曾在市政協大會上介紹過參政議政的心得。獲得了多項榮譽,曾四次評為市、區優秀政協委員、三次被評為南京市參政議政積極分子,在2010年三八婦女節之際,被民革中央授予“全國優秀女黨員”的稱號。2011年被評為民革中央、民革江蘇省委參政議政先進個人。
因為仰慕宋慶齡,經過多年努力,陳慶琳於1994加入民革,她對民革黨員的身份特別看重,對民革組織的感情也格外濃烈。始終以身為民革人而自豪。作為民革界別的政協委員,陳慶琳一直對民國建筑、近代歷史遺跡和文化的保護等予以特別關注。在這方面,她先后有10多件提案,如:“建議籌建抗戰勝利紀念碑”、“關於在南京東郊博愛園附近建造中山文化場館的建議”、“建議鼓勵、倡導和支持‘口述歷史’文化工程,保存南京城市記憶,傳承歷史文化”等。這些提案不僅在本市,而且也在全國甚至海外產生了重大的影響。
從2001年起,因地鐵施工需要,中山先生銅像從新街口廣場暫時遷出后,她就一直關注中山先生銅像的回歸問題。在查閱了相關資料后,她將中山銅像回歸問題寫成提案,內容涉及遷回的時間、放置的方位等。民革市委會的領導看了這個提案之后,覺得內容很好,就決定將這個提案作為民革集體提案提交市政協。這樣,從2005年開始,市民革每年在兩會期間都會將此作為集體提案提出,建議中山先生銅像盡快回遷。2010年初,她再次在辛亥革命百年紀念的提案中呼吁在辛亥革命百年慶典前夕將中山先生銅像遷回城內。2010年5月23日,她的願望終於成真。中山先生的銅像回遷新街口廣場,引起了全球華人的關注,她對自己能參與其事,最終得如所願,倍感興奮和幸運。
在陳慶琳看來,南京的獨特優勢,除了自然山水,那就是歷史底蘊,文化底蘊和政治底蘊,如果能夠充分展現這些底蘊,那南京不僅是本地市民“宜居、宜業、宜商”的城市,更是外地人“宜游”的城市。一個城市要有特別之處才能夠吸引到眾多的游客過來。這其中,眾多的歷史建筑很重要,它猶如凝固了的歷史,明清、特別是民國建筑的保護、開發與利用對南京的歷史文化傳承至關重要。湖南路10號是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舊址,它的歷史價值極高,但到現在還沒有向公眾開放,這幾年來陳慶琳一直牽挂此事, 2006年初,在名為“建議原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舊址應盡早向公眾開放”的提案中,她把這座建筑的價值寫在了提案裡。她帶著情感寫道:“中山陵早已經是名揚中外的觀光勝地,成為南京城的象征;改革開放以后,“總統府”的影響力直追中山陵,成為旅游觀光新的熱點;如今,已經到了盡早向公眾開放原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舊址的時候了。因為在整個中國,能夠與這座建筑的歷史價值相媲美的寥寥無幾”。從2006年首次提出,到2008年、2010年、2015年再度提交立案,開放湖南路10號的建議她已經先后四次提出,不同的年度,不同的案號,但前面每次辦理的結果是一樣的:暫時不可能。她理解承辦單位的困難,畢竟這座建筑還是重要的軍事禁區,不是市政府可以說了算的,需要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因此,每次承辦單位認真地給她作出解釋,通報進展情況及具體困難,而她的反饋意見也總是一樣的:基本滿意。從她內心講,什麼時候能在反饋意見一欄裡寫出“滿意”呢?那一定是這座建筑正式開放的時候。她期盼著。
替百姓說話,為政府分憂
提案是政協委員履職的一個重要方式。陳慶琳早於2007年就注冊過一個名為“無影天使”的博客,通過這個博客和市民交流,征求提案線索,還把自己寫的提案登載在上面,也將承辦單位的答復件公布在上面,晒給市民看,讓市民直接來判斷哪個單位認真辦理提案,哪個單位馬馬虎虎、敷衍了事,她給承辦單位打分也會結合網友們的意見。市政協覺得這一做法很好,后來也給部分政協委員開通委員博客,並將委員的提案和承辦單位的答復件在政協網站上公布。陳慶琳擔任市區政協委員后,她的提案幾乎百分之百立案。迄今為止,先后撰寫了近90余件提案,其中有8件優秀提案,7件重點提案,內容涉及環保、公共衛生、社會保障、歷史遺跡與民國建筑的保護、海峽兩岸交流等相關內容。近年來市、區政協重點提案有:“關於南京市應立即著手籌備辛亥革命百年慶典”, “關於盡快修復范鴻仙墓園的建議”, “關於探索新型養老模式 打造民生幸福工程的建議”, “關於整合水利管理機構,組建水務局的建議” “關於南京應注意加強對中國戰區南京受降日的研究紀念與宣傳的建議” ,“關於發揮中醫藥特色優勢,加快社區醫養融合的建議”等提案。
陳慶琳認為要當好一名合格的政協委員,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有責任感。畢竟政協與黨派的工作都是兼職,醫院本職工作有許多。要做出有分量的提案,關鍵還是要靠內在的使命感,隻有自覺擔當“替百姓說話,為政府分憂”的角色,才能激發起撰寫提案的欲望與動力,才會關心南京市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才能夠講實話,講真話。政協委員的身份不是拿來炫耀的,政協委員是政治榮譽,但更承載著黨派的囑托、政府的信任與市民的期待,是沉甸甸的政治責任。對於政協委員來說,提案的數量體現的是自己參政議政的熱情,寫得好不好、質量高不高,能不能立案,體現的是參政議政的水准。
她取“無影天使”這個網名是源於她最初的職業:護士,而且是手術室護士。不知其他政協委員的第一個提案是不是從身邊的問題開始的,反正她是如此。她擔任秦淮區政協委員提出的第一個提案就是要求清除她所在的南京市中醫院門前的違章搭建。
此后,圍繞自己熟悉的醫衛界問題,她多次建言獻策,關於醫療衛生的提案達到10余件,如《建議制定相關政策,加強醫護人員職業防護》、《落實與健全貧困人群醫療救助制度,建立和諧人道的南京》等。在這些提案中,《落實與健全貧困人群醫療救助制度,建立和諧人道的南京》一案曾經獲得市政協優秀提案獎。她提出的醫院應該增加一線護士的提案,不僅被市衛生局採納,還寫入了南京市政府的“十一五”規劃之中,提案內容后來也登載在《現代快報》以及“中國護理網站”的顯要位置上。
醫療垃圾直接關系到市民的生命健康,但如何恰當處理卻容易為人們所忽視。她首次注意到這個問題是因在北京參加手術室國際學術討論會。回來之后,通過對南京市多家醫院進行摸底調查,發現了醫療垃圾處理的許多隱患。針對這一長期被人們疏忽的重大問題,1999年,她向秦淮區政協提交了《建議醫療垃圾分類處理》的提案,建議秦淮區、南京市衛生局過問此事,盡快將醫療垃圾分類包裝,集中處理,防止交叉感染,造成疾病傳播,從而保護城市環境,保障市民的身體不受危害。這一提案受到秦淮區政府的高度重視。區環保局長還來到她所在的手術室,向她詳細解釋區裡對提案的辦理情況。該提案同年被秦淮區政協評為年度優秀提案,她也因此第一次被評為優秀政協委員。當時,媒體記者高度關注此事,針對這一提案作了專題性的採訪報道。最讓她高興的事,民革高度關注這一問題,以她的提案為藍本,將醫療垃圾的處理問題作為民革的聯名提案提交到市政協,這個提案由市政府責成市衛生局承辦。此后,她繼續跟蹤醫療垃圾的處理問題,在擔任南京市政協委員之后,連續兩年向市政協提交了《繼續強化醫療垃圾處理的監控及適當收取醫療垃圾處理費用》(2003年)、《強化醫療垃圾處理的建議》(2004年)兩份提案,繼續敦請市政府有關部門關注醫療垃圾處理中殘留的問題。在市、區各級政府的強烈干預下,現在醫療垃圾集中分類處理已經常態化,也被各醫院當作感染控制方面的長效管理手段之一。
講真話是政協委員的格調
2007年,在市政協十一屆五次會議期間的政情通報會上,陳慶琳就市民普遍關心的食品衛生問題向有關政府官員提出詢問,她問道:“作為一名家庭主婦,我經常到菜場買菜,我很想知道哪種菜的農藥含量少,什麼樣的豆制品令人放心。想問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王局長,您家裡經常買哪種綠葉蔬菜?政府部門採取哪些措施讓我們吃上放心菜?”后來新華日報、揚子晚報、現代快報、南京電視台等都報道了政情通報會的情形,也提及她當時的提問,有的記者甚至干脆用她的提問作為文章標題。
2008市政協會議期間,她再度在政情通報會上主動發問,當話筒遞到她手上的時候,她問了一個市民關注但又比較敏感的問題:“小康社會有許多指標,政風廉潔也應該是重要的方面。黨政官員,特別是局級以上黨政官員的財產應該盡早向社會公開,請問政府有沒有考慮過這方面的措施?”第二天,揚子晚報等多家報紙報道政情通報會的時候,把她的提問及相關官員的回復登載了出來,沒有因為敏感而不提,這讓她倍感欣慰。
有人說得好,公民講真話是品質,政協委員講真話是格調,政府官員講真話是風范。從這兩次政情通報會來看,作為直接參與者的她深切感受到了我國社會主義政治進程已經不可逆轉,新聞媒體的自由度正在擴大,政協委員的參政議政走向縱深。
這些年來,陳慶琳的社會影響力越來越大,她的諸多提案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關注,新聞媒體上經常都能看見她的消息與形象,2012年12月12日《人民日報》就特地刊載了她的文章:“講真話是政協委員的格調 ”。她多次做客江蘇衛視、南京電視台、鳳凰網、龍虎網等,還三次在南京電視台《民聲》欄目中被觀眾選為“民意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