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山西
謝剛:在國際教育領域閃光的工科專家         2017年12月11日10:14

工學博士,山西省僑聯第二屆青年委員會副主席,民革山西省委會委員,太原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際交流學院院長,“中國僑界貢獻獎(創新人才)”獲得者,“山西省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山西青年五四獎章”獲得者,“山西省優秀青年科技工作者”……如此多的頭銜和榮譽集中在一位叫謝剛的中年人身上。謝剛,1972年生,高校教師。從教十余年,他在三尺講台揮洒汗水,教書育人,播種桃李﹔他積極開拓創新,為山西實現轉型跨越式發展助力﹔他參政議政,推動山西國際教育創佳績,傳遞華聲。諸多頭銜和榮譽,成為他多彩人生的集中縮影。

謝老師:教學育人有方

謝剛是太原理工大學信息科學工程學院一名自動化專業老師,自2000年走上講台開始,已經任教近15年。無論社會活動多麼繁忙,他總是認認真真對待每一堂課程。在他的心裡,講台是神聖的。雖是教授,但他堅持給本科生主講課程,每年講授本科生、研究生課程3門,連年超額完成工作量,是學院出了名的“勞模”﹔前后指導本科生畢業設計百余名、培養研究生近70名,學生中不乏獲得各級優秀論文獎項者。課程教學中,謝剛注重滲透科技前沿素材,在綜合考慮科學課程目標、課程內容、學生實際等因素后,結合學生們對教學的意見、建議,遵循教育性、相關性、興趣性等原則,採用隨機切入教學、科技材料閱讀、試題情景創設、研究性學習等多種方式,恰到好處地把科技前沿素材融入科學課程的教學之中,讓學生們獲益匪淺,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初步培養了其科研創新能力。他的課程多次獲評精品課程,並多次得到過省內外教學成果獎項。

謝剛還先后參加多部教材的編寫工作,撰寫內容達數十萬字,力求將最新的科研成果融入講義教材中,幫助學生及時了解本學科的前沿進展,擴大知識面和視野,激發他們的科研積極性。其中由他主編的《WiMAX技術原理及應用》一書就是他向學生承諾“用最新的教材講授最新的知識”的一個典型。該書將wimax領域(即微波存取全球互通,是一項新興的寬帶無線接入技術,全稱是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編者注)最新科技前沿信息與經典教學內容相融合,並通過實驗探討一些基本理論,使學生對相關領域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進一步深化,對一些抽象問題的理解更加直觀,更加准確。該書不僅成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參考用書,還成為為工程技術人員的培訓教材和自學輔導的用書,深受好評。

除了傳授知識,謝剛還注重將育人觀滲透在教學中。他說,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要實現育人觀的轉變,通過育人觀的轉變使教學方法真正適應現代化教育。在工科研究生的培養中,他認為,除了單方面傳授知識,還應該盡可能地把研究生的研究課題與山西轉型跨越發展的需求結合起來,盡可能地把這些學生推向國家級、省部級重大科研項目的第一線,得到更多實踐與鍛煉的機會,以此實現創新型工程科技人才的培養。他把大課題分解成多個子課題布置給研究生來研究,並將這些子課題作為研究生的論文選題。數年來,先后有數十名研究生參加了有關山西省發展的重大科研項目的研究,在真刀真槍的科研實踐中鍛煉成才。

2007年謝剛入選山西省高等學校青年學術帶頭人。2009年,謝剛被山西省政府學位委員會、教育廳授予“2008年度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榮譽稱號。也就是在這一年,他獲得了太原理工大學為教學成績突出的教師設立的最高榮譽獎項“富士康獎教金”。

謝專家:科技創新不止

講台上,他是老師﹔講台下,他是專家。在謝剛看來,科技創新和教學從來就分不開。他說,處於結構調整與效益提高關鍵時期的山西,要抓住建設轉型綜改試驗區的機遇解決經濟社會發展的瓶頸問題,成功實現轉型跨越式發展,就必須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而在這個過程中,信息技術起著至關重要的支撐作用。

2007年以來,謝剛先后主持和完成了國家級、省部級以及其他科研項目近10項。這些項目中,有的來自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有的來自山西省留學回國人員基金,還有的是山西省重大產業技術開發項目。很多棘手的問題,經過他的努力鑽研便迎刃而解。比如,他負責的神頭一電廠四號機組再熱氣溫控制系統的改造項目,因為機組是前蘇聯時期設計使用的,現在已經明顯落后,再熱氣溫難以控制。用了謝剛設計的控制系統后,系統性能改善,機組經濟指標提高,廠方給他伸出了大拇指……

謝剛經手的每一個項目都凝聚著他日以繼夜的心血,每一項都在為山西乃至全國的科技進步添磚加瓦。他先后獲得了諸多獎項:山西省科學技術獎技術發明類二等獎、山西省科技進步二等獎、山西省自然科學三等獎、山西省高等學校科技成果一等獎、華北電力集團公司科技成果一等獎﹔山西省教學成果三等獎﹔參編高校教材4部﹔科技成果鑒定3項﹔獲得發明專利3項……

2007年到2008年的一年間,謝剛以訪問學者的身份赴澳大利亞昆士蘭科技大學進行學術交流和科技合作。在這期間,他開拓了視野,更新了思路,充分利用進修單位提供的學習平台,大膽實踐,開拓創新,發表了一系列高質量的研究論文,相繼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得到業內的認可。也正因此,2008年,他被破格晉升為教授,2010年又被聘為電路與系統學科博士研究生指導教師,為各項科研工作的進一步開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謝院長:國際教育創佳績

2015年4月,一封來自山西省教育廳的公函寄到了謝剛的手中。公函上說:“您的建議提得很好。對於我們進一步加強我省留學生工作,推進我省教育對外開放具有很好的參考價值。”這是謝剛作為民革黨員積極參政議政的收獲。一位工科教授為什麼會與留學生教育聯系起來呢?這還得回到2011年說起。

海外訪問學者的經歷給了謝剛更加開闊的視野,在與海外人士的交流中,他逐漸意識到國際交流的重要性,開始關注起國際教育。這也為他在自動化領域之外施展才華提供了大舞台。

2011年,謝剛通過公開競聘成為太原理工大學國際教育交流學院院長,全面負責全校來華留學、出國留學、孔子學院建設和國際通行語言考試的組織、管理、運行工作。從那時候開始,謝院長就帶領學院全體教職工肩負起了太原理工大學走向高等教育國際化的重任。上任伊始,謝剛在深入調研和分析的基礎上,確定了學院努力的方向:以擴大來華留學生規模為學院工作重心,以建立健全學院各項規章制度為保障,以一流的學習環境,高水平和新穎實用教學設置、家一樣的溫馨管理風格,為中外文化和學術交流服務,為太原理工大學乃至山西省的高等教育國際化鋪路搭橋。在謝剛的帶領下,學院先后有14名教師通過選拔和培訓,被國家漢辦 / 孔子學院總部派往南非、緬甸、波蘭、美國、阿富汗、牙買加等國家和地區的漢語教學機構任教。

謝剛深知,要讓更多外國學生真正了解有著五千年歷史的中華文化,國際教育不僅要“走出去”,更要“引進來”。經過他和全體教職工的努力,學院各項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12年3月,經國家漢辦 / 孔子學院總部批准,學院正式成立了HSK考試(即中國漢語水平考試)中心,並於同年正式設立托福考點,使太原理工大學在海外語言考試領域成功地與國際接軌,成為該領域“國際俱樂部”的成員。同時,以學院為依托,太原理工大學也成為教育部委托的中國政府獎學金留學生接收培養單位,並首次招收中國政府獎學金生15名,留學生來自玻利維亞、貝寧、摩爾多瓦等國,生源國別明顯擴大。目前,共有來自美國、德國、英國、澳大利亞、南非、韓國等數十個個國家和地區的留學生在學院學習,太原理工大學成了名副其實的國際文化交流橋梁。

謝委員:參政議政擔使命

謝剛是一位民革黨員,2015年當選政協第十一屆山西省委員會委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他又承擔起參政議政、建言獻策的職責。

在2015年1月山西兩會期間,謝委員結合自己的國際教育工作開展的現狀,提交了《關於設立‘來晉留學獎學金’,推動我省留學生教育事業發展》的提案,引起了媒體的關注。謝剛說,山西的外國留學生教育開始於20世紀80年代,但發展一直較為緩慢。同全國平均水平和國家發展要求相比,仍然存在非常大的差距,留學生規模在全國名列倒數第二(最后一名為西藏),留學生事業任重而道遠。

謝剛在提案中分析,地理位置的劣勢、正面宣傳的缺乏、教學機制的短板等種種因素制約了來晉留學生的人數。如果要提升山西省留學生教育的水准,需要各高校根據各自的特色,打造外語授課精品課程,擴大留學生招生范圍。同時,搜集各高校留學生招生部門的意見,鼓勵制定地方性的激勵、配套政策,例如設立省、市、校以及校長、企業等獎學金,全面推進留學生招生工作。

這項建議引起了山西省教育廳的重視,在給謝剛的回復中,山西省教育廳對謝剛的建議給予了充分肯定,表示,“教育對外開放是我省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提升我省教育質量、推動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我們相信,有政府的重視,有許多像您一樣關心和支持教育工作,並積極建言獻策的各界同仁的支持,我省教育國際合作與交流工作一定能夠穩步推進,教育對外開放工作一定能邁上新的台階”。

謝剛說,能得到省教育廳如此誠懇地答復,他對山西省的國際教育充滿了希望,他將為此繼續獻智獻策,為山西省的國際教育、交流、對外開放貢獻一份力量。

謝老師、謝專家、謝院長、謝委員……這一個個稱呼不僅是能力的體現,更是一份份沉甸甸的責任。謝剛說:“理想信念是萬事之本,是我們每個人正確發展的保障,有了理想信念的支撐,就有了干事業的動力。”從教,從研,參政、議政,這是謝剛的理想信念,也是他交出的一份人生答卷。■

  (李飛飛,《山西晚報》記者/責編 金綺寅)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