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北京
張曉艷:醫者仁心 大愛無疆         2017年12月08日11:41

來源:團結報-團結網

近日,由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首都文明辦主辦的“2016北京榜樣”揭曉,民革黨員、中日友好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張曉艷榮獲年度十大“北京榜樣”人物。

從醫30年來,張曉艷兢兢業業,為無數患者解除了病痛﹔牽頭建立了由多家三甲醫院900多位專家組成的“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願團”,讓貧困老區百姓在家門口就見到“大醫生”。她始終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努力推動相關民生問題得到關注和解決。

“別人是病人,爸爸就不是病人?”剛出院,父親就來“責問”她。張曉艷的父親因心臟問題在中日友好醫院住院好幾天,張曉艷忙得都沒時間去看他。有一次,張曉艷的母親從外地來京看病,到醫院找她,看到女兒正忙著看病人,不忍心打擾,就一直坐在門口等著,一坐就是一天,一直等到她看完所有病人。

身兼皮膚科主任醫師、人大代表、服務志願團的負責人,工作太忙,張曉艷面露愧疚之情,感覺對家庭虧欠太多。

1 為病人舍己忘我

為了救治病人,她經常把自己的事情放在最后。門診病人非常多,最多的一天看了189個病人。不喝水不吃飯,她一邊看病一邊口述,助手把病情打字錄入電腦。一天過去了,杯子裡的水還是滿滿的。她口干舌燥,甚至都說不出話來。觀察仔細的病人看到后感動地說:“當醫生真苦,精神真可貴!”

“皮膚為內臟之鏡,不僅是人體最大的器官,也是五臟六腑的晴雨表。皮膚病很纏人也很痛苦。我在兒科、病理科、內科都干過,最后還是選擇了皮膚科作為終身實踐和研究的領域。”談到選擇皮膚科的初衷,張曉艷這樣說道。

2012年8月至2013年6月她在美國霍普金斯醫院、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和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中心做訪問學者。她為看美國醫生做外科手術治療皮膚癌,午餐隻用兩三分鐘吃幾塊餅干,一直堅持到晚上8點。“中國的專家這麼認真這麼專注!”外國專家對她豎起大拇指。

張曉艷說:“在國外作為一名中國的專家,代表著中國專家的形象,在某種程度上也代表中國人的形象。”周末、晚上張曉艷堅持看病理,在三面環海的舊金山,連續幾個月都沒去看看大海,也沒出去看過風景。

她總是急患者所急,幫患者所想,一心一意幫助患者解除病痛。在疑難重症、慢性皮膚病、性傳播疾病的防治中,醫德醫術獲得廣大患者高度認可,榮獲國家衛計委中國醫藥衛生事業發展基金會德技雙馨“人民好醫生”榮譽稱號,被收錄進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人民好醫生跟診記》。

有一天晚上十一點半,張曉艷值夜班,救護車送來一位銀屑病患者,同時伴隨上呼吸道感染,還對頭孢過敏導致重症藥疹。患者全身酸痛乏力,高燒腹瀉,全身皮膚黏膜破潰,不能進食。張曉艷組織搶救一夜。沒有病床,就讓濕疹愈合差不多的病人住在她的辦公室,給這位重症患者空出床位。由於診治正確到位,兩天之后,病人終於脫離危險,病情穩定逐漸康復。

在繁忙的臨床工作中,除了科室管理,還有教學與科研活動。作為北京大學醫學部和北京中醫藥大學博士生導師,培養博士碩士研究生23名。

近年來,她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委銀屑病研究基金四項,成功組織和主辦了“國際銀屑病學術論壇”,請來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醫學中心國際銀屑病診治著名教授和國內著名學者,就國際銀屑病診治最新進展進行交流。

2 讓山區百姓見到“大醫生”

為了進一步促進社區醫療機構發展,2015年3月5日,在中華志願者協會社區志願者委員會等協助下,張曉艷倡議發起成立了“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願團”,組織全國各大三甲醫院900余位專家加入志願團。

志願團相繼赴河北隆化、山西長治武鄉縣革命老區、密雲養老院、固安縣醫院等地為百姓舉行義診、健康咨詢和健康講座,為基層醫生進行培訓指導和疑難病會診,幫助百姓改善看病難問題,幫扶基層醫生提高診療水平,讓偏遠山區百姓在家門口就見到了“大醫生”。

“百姓的身心健康問題需要專業的社區醫務人員和志願者去給予幫助和指導,社區醫生的診療水平也需要指導與幫助。目前還沒有全國性的社區醫務志願組織。隨著社會的進步,隨著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對實現健康中國目標的提出,社區在呼喚這樣一支隊伍來填補空白。”張曉艷說這就是她發起全國社區醫療志願團的初衷。

她說:“中國的志願服務與歐美發達國家還有較大差距。把廣大醫務工作者聯合起來,利用業余時間,發揮專業專長,為社區百姓傳播醫療科普常識,增強防病能力,增強對醫務人員的理解,提高社區居民健康水平﹔為基層醫生提供培訓指導,幫助基層醫生提高診療水平及健康科普宣教水平﹔為百姓提供咨詢和義診服務,為邊遠山區送醫送溫暖,促進社會的文明與進步。這就是醫療服務志願團的作用。”

從京郊大地到秦嶺南側的南水北調水源地,從北大荒到巴蜀山區,張曉艷和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願團的專家們利用休息時間先后走入革命老區、貧困山區、京津冀地區新建社區等地,把醫療志願的公益陽光送到基層百姓的身邊,每次義診都受到了當地群眾的熱烈歡迎,經常是義診結束時間已到,患者們仍源源不斷地趕來。

志願團每到一地,都受到當地老百姓的熱烈歡迎,經常是人山人海。

張曉艷連續工作不休息,眼睛澀得都睜不開了,就轉過頭閉上眼休息半分鐘。還有一些患者追到北京來看病,沒挂上號,就直接到診室找張曉艷,她總是熱情地幫助他們加號,並為他們仔細看病。

3 人民代表為人民

“人大代表是選民給予你的信任,必須要有擔當﹔人大代表是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的挑戰,必須要努力﹔人大代表更是一份沉甸甸的社會責任,必須要盡職盡責。”這是張曉艷對當好一名人大代表的解讀和踐行。

作為皮膚科主任醫師,她的工作任務十分繁重,但無論多忙,她都會擠出時間參加代表活動﹔利用休息時間走訪選民。

2012年底當選北京市人大代表時,張曉艷正在美國霍普金斯醫學院做訪問學者,她第一時間與學院、國內工作單位聯系和辦理好請假手續,懷著激動的心情回國參加了2013年1月召開的市十四屆人大一次會議。在與選民座談時她說,自己把當選代表視為至高榮譽,把代表職務視為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幾年來,她參加視察調研與聯系選民活動30多次。

2015年12月18日,在中日友好醫院專家樓召開了一場特別的座談會。北京市環保局、發改委、交通委等部門工作人員就張曉艷年初提出的“解決京承快速路噪音擾民問題的建議”辦理情況當面答復並聽取她的反饋意見。

京承高速北三環至北四環段的快速路離沿線居民樓最近處僅30米,且部分路段未安裝隔音設施,加上夜間大量重型貨車借此進出城區,2006年投入使用后給一些居民樓帶來嚴重噪音污染問題。2013年,張曉艷代表接過區人大代表手中的接力棒,連續三年提出代表建議。

2015年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力推代表建議承辦單位上門與代表溝通。12月18日,相關政府部門向張曉艷代表答復辦理情況,終於理清症結所在。

張曉艷說,“通過見面會,多年來許多人心頭的疑慮終於弄清楚了,不是缺錢,也不是政府不重視,是由於沒有找到主責單位和資金來源。”

針對北京市醫療服務價格連續16年沒有變化的情況,她認為,為醫療服務定價不僅是政府的權力,也是政府的責任。政府既不能讓人民看不起病,也不能讓醫生醫護的服務價格永遠不變,應該一手理順服務價格,另一手給人民看病提供補貼,同時合理降低藥價、降低一些大型儀器檢查費用,在不犧牲任何人權益的前提下構建醫患關系。為此,她提出了“理順醫療服務價格,促進醫療衛生事業健康發展”“關於合理調整首都中醫藥服務價格”等建議。

如今,張曉艷和全國社區醫療服務志願團的專家們,正在生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努力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講話精神,發揮“醫者仁心、大愛無疆”的醫療志願服務精神,助力健康中國的建設。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