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北京
姚衛海:傳承中醫藥 助力大健康         2017年12月08日10:49

作者:欒絮潔 馬雪彧 | 來源:團結報

提起中醫,很少有人將其跟急診聯系起來,而民革十三大代表、民革北京市委會副主委、北京中醫醫院急診科主任姚衛海用行醫30年的經驗告訴大家,中醫在急診、搶救方面也可以發揮重要效果。

“在有些人固有的認識裡,中醫是‘慢郎中’,和急診怎麼能搭上邊?實際上,中醫在這些年來不斷調整,搶救危重症的能力、應對突發情況的能力都在不斷提高,在急救搶救中是有相當高的水平的。”姚衛海說。

“會有一些人起初不信任中醫。”姚衛海回憶起曾經接診的一位病人——一位突然休克的中年女性,當時經過心肺復蘇及中醫針灸等療法,很快就搶救過來,但是家屬對中醫治療存在疑慮,堅持要轉院。姚衛海勸家屬,病人剛搶救過來還不是很穩定,病情不明,擔心走半路上再發作。可是家屬仍表示懷疑,並邀請了外院的一位專家來會診,得到了專家認可后,才勉強同意留院治療。第三天的時候,病人就完全清醒了,一點后遺症都沒有,最后家屬很滿意,轉變了之前對中醫不信任的態度。

“急診科的工作繁重而辛苦,也是醫患關系易發的地方。在一些急重症病人的救治、醫患關系矛盾的解決上,醫生的職業處於一個‘走鋼絲’的狀態,需要特別小心。”姚衛海說。

多年來,姚衛海一直為中醫藥事業的傳承與發展奔走呼吁,通過自己本職工作及民革北京市委會等組織的社區健康咨詢、義診等活動,向群眾宣傳中醫藥的新發展、中醫養生之道等。

“今年7月1日《中醫藥法》正式實施,這對中醫發展是一個極大的利好。中共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實施健康中國戰略,堅持中西醫並重,傳承發展中醫藥事業,對我們從事中醫的醫生來說提出了新要求。”姚衛海說。

姚衛海說:“中醫理論離我們現代科學有點脫離,很多年輕人不感興趣,怎麼把中醫理論翻譯成現代人能理解的語言,被大家接受,這是中醫文化推廣即中醫普及的一個大問題。”

平時,姚衛海要把時間掰著用。“掰不開就硬掰,有事兒得分清主次,一切以為病人服務為核心。”姚衛海平時會隨身攜帶兩個手機,他說這樣才能夠確保隨時都能夠聯系到。

“我2000年加入民革,現在有17年了,感謝民革這個大家庭讓我成長!”多年來,姚衛海從一名普通的民革黨員成長為民革北京市東城區委會主委,今年7月被選為北京市委會副主委。多年來,他在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等方面積極履行職責。近年來,他所提的關於調整北京市醫療服務價格等提案獲得有關部門的積極辦理。

民革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即將召開,這是姚衛海第二次作為代表與會。“這必將是一次振奮人心的大會,也是貫徹落實中共十九大精神的盛會,希望大會圓滿成功。作為代表,我會努力履行好代表職責。”姚衛海說。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