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中庸》曰:“君子之道,辟如行遠,必自邇。”民革黨員、寧夏“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計劃財務處處長魏愛群,就是這樣一位腳踏實地、孜孜以求,使自己的人生不斷達到一個個新高度的人。
一
永遠潔淨如新的白襯衣,恆永不變深沉冷峻的外表,是魏愛群給人最深刻的印象。
無論是在會場,還是辦公室,或者偶遇,他都是行色匆匆。
敏捷的動作、快速的語言,他不僅自己匆匆,而且容易將別人帶入高速狀態。和他在一起,慢性子的人也會變得急切起來。
為約見魏愛群,夏日的一個清晨,筆者提前半小時來到了自治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因為,此前的預約已被中途“取消”了三次!
雖然排在第一的位置,但仍需要耐心等待。因為,近日有個全國建筑系統會議,作為住建廳計財處處長的魏愛群,必須在第一時間將會議預算安排妥當。
“這項預算在計劃之內,這項應該按人頭重新計算……”魏愛群急速地對財務人員說著。車隊隊長在一旁有些等不及了,用手擦拭著額頭沁出的汗珠,幾次欲言又止。
他一進辦公室就再也沒有停下來。審閱著一份份材料,回復著一個個問題,還時不時被手機、電話所打斷。半個小時、一個小時、一個半小時,時間悄然逝去。筆者在心焦的等待中,用鏡頭記錄下他的忙碌。
忙碌,是魏愛群的常態。
他好像早已適應了這種忙碌。有條不紊,忙而不亂,處理著一樁樁事情,偶爾抱歉地對筆者笑笑。他,頭腦清晰、思維敏捷、博聞強記,滿當當的日程都將在腦子裡,即使是臨時增加的工作任務,也安排得井井有條。
這種忙而不亂的個性,應該與他的專業有關吧。1988 年,魏愛群考入西北大學,學習投資經濟管理專業。畢業后,所從事的工作都或多或少與經濟類有關。
就連他辦公室書櫃裡的書籍,也全是理論與專業書籍,辦公桌上的報紙,或與社會政治經濟形勢相關,或與業務工作息息相關,見不到一份休閑雜志或小報。
採訪見縫插針,時斷時續。
整整一個上午,筆者的採訪斷斷續續進行了10 多分鐘。盡管還有許多問題需要深入了解,但看到他一臉無奈、急於開會的樣子,筆者也隻好離開了。
二
再一次見到魏愛群,是在幾天后的一個下午。
這天,筆者跟隨魏愛群一起來到他曾工作過八個月的地方——自治區建筑職業資格注冊管理中心。“魏處長來啦!”第一個見到魏愛群的注冊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高興地喊道。瞬間,走廊兩側辦公室的門都打開了,十余名工作人員走了出來,向他簇擁過來,熱情地打著招呼。
這樣溫馨的場景,筆者在魏愛群工作過的所有地方都深切地感受到了。
“魏處長嚴格要求自己,特別關心我們,做什麼事情都會為下屬考慮。”住建廳服務中心車隊隊長王子平一語中的。
2014 年,住建廳內部公開選拔科級領導干部,入圍的18 名干部中有6 名曾經是魏愛群所領導的部門的。年輕干部的快速成長,受益於他的管理。魏愛群所主管的部門,無論是行政審批、公積金監管,還是建筑職業資格注冊管理,都是腐敗病毒易侵蝕的高危領域。如何避免自己和干部們在高危領域不受金錢、權勢誘惑,潔身自好、為民服務,是對他的極大考驗。
“廉潔與安全是底線,不僅自己要廉潔,隊伍的廉潔才是真正的廉潔。”為此,他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嚴於律已、寬以待人,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通過“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人員守則”,加強干部們的自我約束能力﹔通過“督察制度”“政務公開”,接受群眾監督,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杜絕腐敗滋生。
以制度約束人、以制度規范行為,打造了廉潔高效的部門,使得更多的干部在積極向上、充滿正氣的環境中健康成長起來。
在自治區注冊建筑中心結束採訪后,注冊中心的工作人員把魏愛群和筆者一起送到了電梯口。十余個人擁擠在電梯口前,戀戀不舍地看著電梯口關閉。
那一刻,筆者內心涌動起一陣陣熱潮,眼睛不由地濕潤了。回頭看了一眼魏愛群,他一如既往的冷峻沉著。
三
離開魏愛群,筆者獨自來到了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
魏愛群於2011 年至2013 年,曾在政務服務中心住建廳窗口擔任首席代表三年。期間,該窗口每個季度都被政務服務中心評為“ 紅旗窗口”,連續三年被自治區評為“優秀窗口”,還被自治區總工會授予“工人先鋒號”﹔他本人被授予“五一勞動獎章”﹔窗口工作人員也多次獲得“服務之星”、先進個人,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
自治區政務服務中心一樓,住建廳窗口前來辦事的人絡繹不絕。在等待辦事的間隙,一名女同志從包裡拿出一摞材料、水杯和兩個包子,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據了解,她是固原市規劃建筑設計院辦公室工作人員丁仁琴,前來審批規劃編制資質的。
丁仁琴說,來銀川之前,她根據住建廳網上公布的資質審批要求,備齊了所有材料,今天就能夠審批完。作為建筑設計院辦事員,丁仁琴幾乎每周都要往返固原和銀川一次。有了網上公布的審批事項,加上窗口熱情高效的辦事效率,她當天就能回到固原,再也不會因為一個人住賓館而提心吊膽了。
如今,前來住建廳窗口辦事的人都像丁仁琴一樣,受益於透明、簡潔、高效的工作流程。而群眾的受益,正源於魏愛群的努力。
“那是2013 年12 月5 日,我記的非常清楚。”這天,住建廳召開廳務會議,專議行政審批事項改革,11 個廳級領導和15 個處室負責人參會。對於會議當天的情景,他歷歷在目。業務處室的負責人們認為,行政審批是重要的抓手,失去行政審批,就失去抓手,無法開展工作。不少的與會者支持這種看法。會場,一度因此冷場。
魏愛群很理解,“減少行政審批,動的是部門利益。”會后,他分別到各處室做大量的溝通工作,提出要加強事中事后的監管,而不能以審代管。最終,鬆動了行政審批的凍土,推動改革。
同一個事項,各地級市、縣(區) 審批的標准、程序不一樣,就連審批的法律依據也不一樣。這樣的審批,最終結果只能是被“槍斃”,耽誤的是辦事人的時間,損害的是政府部門的形象。
針對這一現象,他利用一年的時間,到多地縣(區) 住建局、企業調研,還專程到廣東、四川、湖北等地學習先進經驗,制定了《寧夏住房和城鄉建設系統行政審批標准化管理體系》。該體系對20 項行政審批程序、43 部制度文件、64種記錄表單等予以規范,切實做到了“上下統一,事項一致﹔內容統一、要求一致﹔標准統一、流程一致”。
審批流程繁復、環節多、害群眾跑冤枉路,這些都是審批過程中最為人們所詬病的。
他從群眾最關心、問題最多的環節入手,將區、市、縣三級審批簡化為二級審批,將二級審批簡化為一級審批﹔取消行政廳長辦公會研究決定、現場勘查等審批環節﹔將行政審批公示時限由原來的7 天減少到5 天,等等。最終,住建廳21項行政許可和非行政許可審批時限和審批環節分別比原來減少了51.4%和32%。
下放多項資質審批權,降低准入門檻,扶持二、三級總承包企業提質升級,簡化建筑注冊師審核程序,將各類注冊審批時限由40 個工作日壓縮為10 個工作日以內……一系列的舉措,極大地方便了群眾和企業。
憑微芥之力推動改革,化繁為簡,方便的是群眾,樹立的是政府部門優質、高效的形象。
四
2010 年11 月,受中共寧夏區委組織部選派,魏愛群赴鹽池縣挂職,任副縣長。
鹽池縣位於寧夏東部、毛烏素沙漠南緣,是陝甘寧邊區的西北門戶和前哨陣地。這裡有革命老區的傳統,也有著長期生活在沙漠邊緣人民的吃苦耐勞精神。
在這樣一個革命老區挂職,魏愛群所經受的鍛煉和考驗極為珍貴,他非常珍惜這樣的機會,很快進入了新的角色。“不把自己當外人,不當過客,”這是他對自己的要求。他的做法,得到了中共鹽池縣委、政府領導的認可,把他當作“自己人”,賦予權利,讓他放手去干。
要在一個曾經沙漠化、半沙漠化地區創建國家級園林縣城,這聽來有些天方夜譚。這表明了鹽池革命老區人的奮斗和拼搏精神,表明了當地擺脫沙漠困擾的決心和勇氣。魏愛群上任后,縣上把這一重任交給了他。
他知難而進,圍繞創建目標,全面加快縣城綠化建設:一年內,完成13 條道路綠化及街巷綠化補植﹔對縣城81 個單位、小區庭院綠化進行全面改造﹔集中打造城北生態水系等一批精品綠化工程﹔新建、改造綠地2900 畝。
縣城建成區綠化覆蓋率、綠地率、人均公共綠地面積分別達到40.06%、36.95%、12.90 平方米。創建申報工作順利通過了寧夏創園專家組初審,並報送國家住建部。2013 年,鹽池縣被授予國家級園林縣城。
為保住鹽池縣這方青山綠水,他積極幫助縣政府謀求破解治理污染之道:將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指標進行量化分解,落實到重點企業、單位,成立節能減排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的格局。
他還抽調力量,集中對城區范圍內噪聲、粉塵、煙塵、惡臭氣體、油煙污染等進行了專項整治。同時,爭取到中央農村環保專項資金1340 萬元,對3 個鄉鎮跨年度實施了農村環境連片整治項目﹔組織開展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村的創建工作,其中花馬池鎮獲得了“自治區級環境優美鄉鎮”稱號,王樂井鄉劉四渠村獲得了“自治區級生態村”稱號。
挂職期間,他還研究制定了《鹽池縣行政復__議個案分析和案情通報制度》《鹽池縣行政執法責任制評議考核細則》,建立了鹽池縣政務信息公開網站,舉辦了全縣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培訓班等,推動了鹽池縣法治化建設。
“這是我人生旅途難忘的一站,鹽池這塊土地所給予的精神財富將使我受益終生。”事隔四年,魏愛群回憶起自己的挂職經歷,仍然心潮澎湃。
五
2006 年6 月,魏愛群經時任民革寧夏區委會副主委、住建廳副廳長張守志的介紹,加入民革。
加入組織后,他自覺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我要在自己的崗位上加倍努力,更要加強政治素質,積極履行參政黨職能。
很快,住建廳的同事們就領教了這位民革黨員的真摯建言。“作為民主黨派干部要敢於擔當、善於擔當。黨的干部不便於說,或因黨的紀律不好說的一些事情,作為民主黨派干部則應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在近年來住建廳開展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守紀律、講規矩”“兩學一做”等主題教育活動中,他提出了很多意見和建議,均被廳黨組採納。
多年的同事、住建廳計財處調研員楊艷玲說,“魏處長作為民革黨員,比一般的中共領導干部更嚴格地執行‘八項規定’。”
在民革組織內,他也憑借出色的參政議政能力漸為黨員們所熟知:他撰寫的多篇議政材料被民革寧夏區委會作為集體提案提交自治區政協會議。
如,他在鹽池縣挂職期間撰寫的《關於加大鹽池縣防沙治沙支持力度的建議》。他看到當地雖然基本消除了明沙丘,實現了由“人進沙退”的歷史性逆轉,但他敏銳地發現,治理區的植被剛進入恢復階段,一年生草本植物比例較大,而且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難度越來越大,剩下的都是些難“啃”的硬骨頭。為此,他利用下鄉的機會,就該縣防沙治沙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從而完成了高質量的建議。
2015 年3 月,魏愛群當選為民革寧夏區委會直屬工委綜合一支部宣傳委員。“魏處長積極參政議政,履行自身職能,給我們起到了很好的表率作用。”綜合一支部黨員王芳霞如是說。
一粒砂中看世界,一滴水中見人生。魏愛群志存高遠,腳踏實地,始終執著於腳下的路,踏實、穩健,跨上一個個台階,既行遠,且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