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詳情頁
民革中央網站>>專題>>甘肅
瞿金葉:“甘肅拍賣第一槌”     孫遜 潘軍峰 李琳    2017年12月07日16:25

瞿金葉,1963 年 5 月生,女,漢族,未來四方集團董事長,國家注冊拍賣師、估價師,會計師 ,2004 年加入民革。

甘肅省第十一屆、第十二屆人大代表,蘭州市第十四屆、第十五屆人大代表。現任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常務理事,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甘肅省女企業家協會會長,甘肅省彩陶研究會會長,恆濱未來四方書畫教育發展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數萬裡風物妖嬈,隴原奇崛。八千年人文璀璨,華夏至尊。”甘肅,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古絲綢之路的鎖鑰之地和黃金路段,在這片神奇的土地上,悠悠駝鈴回蕩千年,滋養了一代代以吃苦耐勞和堅韌不拔著稱的隴商。

在“新絲路·新隴商——2016隴商力量榜推選活動”中,榮獲“隴商十大風雲人物”稱號的瞿金葉,正是甘肅大地的女兒,也是新時代的巾幗隴商。她是未來四方集團的掌舵者,投身拍賣行業,以文化立業,弄潮商海數十載。她身兼數個社會職務,在眾多榮譽的光環下,始終堅守著自己的信念,勤奮不息,篤定前行。

人群中,扎著兩條麻花辮的瞿金葉會以其鮮明的個性迅速吸引你的目光,談笑間,你會進而被她強大的魅力所折服。她率性卻懂得克制,熱情卻不越分寸﹔她率真而恣意,豁達而大氣。她是運籌帷幄的企業掌門人,業務遍及隴原各地、京津和海外﹔她善於定方向,定策略,定規矩,做計劃﹔她取得過許多傲人的成績,擁有“巾幗不讓須眉”的氣魄﹔她不忘責任,不辱使命,認真履行職責﹔多年來,無論是國家大政,還是民生實事,她都積極建言獻策,奮力傳遞呼聲。

追尋拍賣師的夢想

2003年一個秋雨淅瀝的日子,由瞿金葉主槌的拍賣會現場火爆異常,此次拍賣的標的物是曾效力於甘肅天馬足球隊的外援加斯科因居住過的天慶花園寓所。“大家好,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次感受足球偶像生活格調的機會……”“下一個價位是3000元,有出價嗎?”“3010、3020、3030……3410,3410一次,3410兩次,3410最后一次!”隨著一聲清脆有力的槌響,88號買家,一位來自浙江的加斯科因鐵杆球迷,競得標的,成為加斯科因公寓的新主人。第二天當地媒體刊出了對這場精彩競拍的報道,尤其對拍賣師瞿金葉掌控現場的高超能力給予了肯定,稱贊她讓市民近距離領略到競拍的魅力。從不知“拍賣”為何物,到一名拍賣師,繼而成為“甘肅拍賣第一槌”、全國知名拍賣師,如今甘肅省唯一的國家拍賣師考官,瞿金葉用她的堅韌和樂觀不斷地追尋自己的夢想,也為甘肅拍賣行業的發展書寫了自己的篇章。

30年前,瞿金葉還只是一名國營紡織企業的普通紡織女工。1989年,她從干了9年的國企中走了出來,成立了甘肅首家民營會計公司。2000年,瞿金葉在北京的一次學習中偶然間聽同學聊起拍賣的趣事,她迅速意識到此時正處於文物藝術品市場空前發展的戰略機遇期,而甘肅省僅有一家國企拍賣公司,拍賣業基本上是一塊未開墾的處女地,拍賣市場大有文章可做。

“一定要成為一名拍賣師,而且要做一名中國優秀的拍賣師。”瞿金葉感覺終於找到了值得一輩子為之奮斗的行業。從北京回來后,她開始夜以繼日地查找所有有關拍賣業的資料。隨著對拍賣行業的了解,理解的深入,瞿金葉也就越來越迷戀這項事業。2001年,在家人、朋友、周圍人的反對聲中,瞿金葉毅然成立了甘肅未來四方拍賣有限公司,邁開追尋夢想的第一步。

起步的時候十分艱辛。未來四方拍賣公司成立后,盡管瞿金葉搭建了完整的框架體系,還申請了省級公物拍賣和國家文化藝術品的一級資質,但在甘肅這個內陸省份,很多人質疑這個新興行業的發展前景和創業能力。瞿金葉面對如山的壓力,每一天都在經歷心理煎熬,但她從沒想到過中途退卻。

“我多次往返北京、上海等地觀摩學習,北京有市場甘肅一定也有市場,別人能干成的我一樣能干成。”經過縝密考慮,瞿金葉決定調整經營思路。當時做拍賣最大的困難是很少人理解和接受拍賣行業。“拍賣是什麼?”“拍賣不就是買賣東西嗎,國家允許私人企業買賣國家資產嗎?”

面對現實的困惑和不解,她認為當務之急是讓市場了解拍賣、接受拍賣,認可這種新生的市場行為,逐步打造出公司品牌。

為此瞿金葉決定,從最能吸引人眼球的藝術品做起,赴北京、廣州等地學習觀摩,吸取別人的成功經驗,親自拜訪甘肅省收藏協會的領導,請他們引薦公眾認可度較高的藝術家,向他們征集可供拍賣的藝術品。征集來拍賣品后,瞿金葉親自拍照片,憑感覺給拍品排序、排版,然后刊登拍賣廣告。

從公司的籌備組建到成立,經過了近3年的時間后,未來四方拍賣的第一場藝術品拍賣會終於在2002年9月28日開拍了,這也是瞿金葉作為拍賣師第一次登台。盡管隻有23.7萬元的成交額,但是這對瞿金葉來說,是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角色轉換。“那段時間,我幾乎把所有的心血和資金都搭了進去。”回憶起當年的情景,至今仍然讓她感觸很深。

在成功取得第一次的開槌后,瞿金葉意識到,要想做一名優秀的拍賣師,不光要有熱情,更要有足夠的專業知識。為此,她幾乎把所有業余時間都花在了讀書上,經常到其他地方的拍賣行取經交流,借以提高業務能力。

“一場成功的拍賣會,就像一部精彩的交響樂,一位優秀的拍賣師,就如同卓越的指揮家。”隨經驗積累,站在主拍師位置上的瞿金葉語調張弛有度,掌控全場節奏游刃有余,現場氣氛被她調動得時而輕鬆歡快,時而熱烈火爆。經過不懈努力,很快,瞿金葉在拍賣界不僅為自己贏得了一片掌聲,也讓拍賣走進了更多人的視野和生活。

重信尚義,她做到了“槌放正、心放平”

隨未來四方公司的發展,公司業務迅速擴展到土地、房屋、資產、股權等領域,拍賣價值過億元。“因勢利導,牽線搭橋﹔牌起槌落,擂鼓開道”、“公平、公正、公開”這樣的標語不僅張貼在未來四方公司最顯眼的地方,也銘記在瞿金葉的心中。瞿金葉曾談道:“集團的發展遠遠超出我們的預期,但我們始終堅守公正性、責任性和社會性,保持企業利潤與社會效益的平衡均衡發展。”

2005年11月,瞿金葉接到原蘭州棉紡廠一塊土地的拍賣業務,這裡曾是她工作過近十年的地方,這裡有她當年同甘共苦的兄弟姐妹,是她付出青春生活過學習過帶有深厚感情的地方。與此同時,這塊土地拍賣成功與否將決定著幾千名職工的安置,決定著她們生活和出路。瞿金葉深知,自己站在拍賣台上,一槌下去將是百萬元級以上資產的轉移,同時也事關幾千名職工的命運,她感到責任重大,為此她深入工友中間,傾聽大家的意見,感受工友的酸甜苦辣。一位老大姐拉著瞿金葉的手眼淚汪汪地說:“廠裡效益差,這塊地要是能賣個好價錢,姐妹們以后日子還好過些,妹子,全靠你了!”老大姐話不多,瞿金葉卻感受到其中的分量。

為此,瞿金葉暗暗下決定,一定不會辜負姐妹們的囑托。為了做好拍賣工作,她先是組織人員四處招商,篩選優質競買人。同時,為了使拍賣達到最佳效果,她做足了功課,潛心研究土地和房地產市場現狀和前景,摸底參與競拍客戶的實力,以及他們的心理價位,對各種可能出現的情況進行了預判。並且,經過深思熟慮,瞿金葉決定邀請紡織廠職工代表參加拍賣會,現場監督。在之后的破產企業資產處置拍賣會中瞿金葉將邀請職工代表現場監督作為監督慣例,很好地繼承下來。

拍賣會當天,各地的房產商趕來“圈地”。瞿金葉開始叫價后,競拍者頻頻舉牌,她掌控著場上的氣氛,各地房產商紛紛高聲應價,場面前所未有的火熱。當報價超過7000萬元時,瞿金葉開始放慢語速,提請大家冷靜舉牌,見隻剩下兩位競拍者相互較勁兒,瞿金葉的心安穩下來。報價最后達到7350萬元,隻有一位競拍者舉牌,她三聲報價后,手起槌落,交易成功。這塊地每畝地價超過100萬元,創下當時蘭州市西固區地價的新高,最后成交價比紡織廠原廠長的心理預期高了2000萬元。

拍賣結束后,當瞿金葉走出拍賣大廳時,昔日的姐妹們圍攏過來,把她高高抬起,在歡呼聲中她眼裡溢出了滾燙的淚水。

“拍賣師就是另類的營業員,我們也在用另類的方式買賣商品。”瞿金葉對拍賣師的解讀,也詮釋了她對拍賣行業的理解與認識。對於社會上,拍賣就是一個炒作的由頭,極盡能力把拍品拍得越高越好這種錯誤認識。瞿金葉篤定地說:“必須承認,拍賣行的一個原則是價高者得,但在實際操作中,拍賣師更需要考慮公平的因素,讓上家、下家都受利,這是功夫,亦是對客戶負責的義務。”

雖然,瞿金葉現在身兼數職,但拍賣依然是她的至愛,是心中最神聖的職業﹔國內頂級拍賣師、中國拍賣師考官依然是她最珍惜的頭銜。她說:“這個行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更多的新生力量。”為此,她把很多精力放在培養年輕拍賣師上,每當有公司員工要考拍賣師,她都在考前親自輔導,設置情景訓練他們的臨場應變能力,在大型拍賣會上大膽啟用新晉拍賣師,為他們創造機會。經過她的努力,未來四方被譽為甘肅拍賣師的“黃埔軍校”,培養出很多優秀的拍賣師。

“喜歡做的事就要去做,就要去付出,而這種付出需要堅持。隻有你把一件事情做到了極致,而這個極致除了給自己帶來快樂,也讓社會、家庭、朋友得益於你所追求的,你就成功了。”當被問及對“成功”的理解時,瞿金葉作了這樣的回答。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曾被最初的夢想照亮過,正是對追尋夢想的執著和勇氣照亮她走過生活的低谷和暗夜。從名不見經傳的紡織女工,到全國最有影響力的拍賣師,再到甘肅省人大代表,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

“五一”巾幗標兵、中國“十大”女杰提名,瞿金葉向人們展示的是一種美麗與厚重的人生軌跡。

不斷前行,她起航了“不系之舟”

“沒有什麼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縱然岸旁有玫瑰、有綠蔭、有寧靜的港灣,我是不系之舟。”瞿金葉總是不服輸,不退卻,她信奉“天道酬勤”,堅持“奮斗快樂”,相信隻有不斷挑戰自我,用心經營才能實現精彩人生。為此,她在登上了事業發展的一個個高峰后,依然追尋著自己的夢想繼續奮力前行。

“拍賣本質就是一種商品流通行為,在市場行為下,對有形和無形的物產等相關資料進行最合理化配置,讓社會效益邊際最大化。”截至目前,瞿金葉的拍賣公司已成功舉辦拍賣會上千場,拍賣標的,涉及土地、房產、礦產、交通工具、廣告、藝術品等國家法律、法規允許拍賣的動產、不動產、無形資產及財產權利。

在取得顯著成績的同時,瞿金葉並沒有放緩前進的步伐,她冷靜地審視著社會的大環境,拉開了新一輪擴張的序幕。2008年,她以拍賣業務為龍頭,整合各類資源,組建了未來四方集團,成為全國唯一一家實現集團化經營的拍賣企業。除了拍賣,更將業務延伸到二手車鑒定評估、產權

交易、典當、翡翠專賣、文化傳媒、國際投資、四方彩陶館、敦煌藝術館等多個領域。

未來四方集團隨后在北京郡王府設立分公司,形成了以甘肅為基地、以北京為平台,業務輻射全國的拓展模式。近年來,集團承接了華人聚集的加拿大、美國和澳大利亞地區的房地產拍賣業務,很大拓展了在國際業務。

作為土生土長的隴原兒女,瞿金葉對這片土地上承載的厚重文化有著特殊的情感。在企業做得風生水起的時刻,她不計回報地將精力和財力投入到甘肅文化產業的推廣與發展。

十幾年前,甘肅書畫資源豐富,但是作品市場化程度還很低,作品定價模糊,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甘肅書畫產業的發展。瞿金葉雖然深知在甘肅做藝術品拍賣可能長期無法得到利潤,但她卻堅持做了近50期文物藝術品拍賣會,讓更多甘肅籍的書畫藝術家被全國的收藏家所熟知。

現如今,集團每一次本土藝術家書畫專場拍賣會都成為甘肅藝術品收藏的風向標,“全國行情看北京,甘肅行情看四方”,亦成為拍賣市場的金科律令。

“絲綢之路三千裡,華夏文明八千年”,西域特色彩陶文化印証了甘肅文化這一重要的歷史地位。瞿金葉因藝術品拍賣,結緣彩陶文化,從此愛上了它。為了改變長期以來,彩陶開發研究保護傳承力度不夠的現象,瞿金葉開始不遺余力的積極推廣彩陶文化,在她的努力下甘肅彩陶逐步進入了全國乃至國際的視野。

2012年,瞿金葉舉辦彩陶文化節花費數百萬元,包括公司員工在內的很多人都對此頗為不解。對此,瞿金葉說:“對彩陶文化的自覺,源自在倫敦的一段學習生涯,在那裡,我感受到了彩陶的魅力,作為一個彩陶愛好者,希望能以此為契機,搭建一個研究彩陶文化的交流平台,促進國際國內彩陶研究領域對甘肅彩陶文化的縱深研究,尤其加大對民間彩陶的研究力度,深入挖掘和認識甘肅彩陶的綜合價值。”

“我心系我所向”,瞿金葉用自己的行動,開創了甘肅民間彩陶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讓彩陶文化飛入尋常百姓,讓世界了解甘肅彩陶之魅,體驗華夏文明之魂。甘肅省彩陶研究會的成立、首屆甘肅國際彩陶文化遺產研討會、2012年甘肅國際彩陶文化節、2013年北京“甘肅彩陶文化沙龍”系列活動、北京郡王府敦煌彩陶藝術館的成立、甘肅四方彩陶博物館的建立,瞿金葉用自己的行動,開創了甘肅民間彩陶文化交流的新篇章,讓彩陶文化飛入尋常百姓,讓世界了解甘肅彩陶之魅,體驗華夏文明之魂。

對彩陶文化的推廣既是瞿金葉致力於文化產業發展的大手筆,也是對絲路文化的弘揚和傳承。享譽我國考古界的彩陶研究專家郎樹德教授,將瞿金葉喻為弘揚彩陶文化的民間使者。他說:“瞿金葉在弘揚和傳播甘肅彩陶文化中走在了前面,做出了人力、物力、財力多方面的貢獻,說她是甘肅文化傳播的大使,我認為比較恰當。”

2015年,瞿金葉投資上千萬元承辦了第二屆“朝聖敦煌”全國美術作品展,與此同時,她創造性地策劃了一系列文化活動,讓“朝聖敦煌”這一文化活動真正成為一個品牌。未來四方集團由此成為“朝聖敦煌”的長期主辦方,開啟了純藝術展覽的長期發展道路。對於這樣的投資行為,瞿金葉表示:“這是對敦煌文化的摯愛,也是作為大型文化企業的社會責任與擔當”。因為責任和擔當,瞿金葉被評為“敦煌國際旅游文化名城建設‘十大’影響力人物”。

對於這些投資巨大的文化活動,最初四方的高管和員工都表示不能理解,他們認為企業要盈利才能生存,而這些文化活動見效慢,甚至都不能盈利。但是,慢慢地,他們都被瞿金葉的這種熱情和執著給感染了。在瞿金葉看來,這些甘肅文化承載著先人的智慧和夢想,體現了古代文明的輝煌與滄桑,對於現代人是一種強大的信念感召和靈魂洗禮,值得她矢志不渝地為之奮斗。

慈善之旅

“在家的崖邊,緬懷凝望,尋念著你遒勁的容顏與偉大”、“你的一生,正直善良,謙和豁達,勤奮執著,智慧優雅,堅毅知足”、“你的靈魂讓半百的我更加從容,讓激情的我更加智慧,讓谷底的我更加堅韌……”瞿金葉不是詩人,卻用詩歌抒發著對父親的思念與崇敬。這首《懷念父親》或許正是她內心的寫照。

早年的艱苦生活沒有給她帶來陰影,而父親對生命的熱愛和堅持,母親對生活的堅守和樂觀,更讓瞿金葉感受到親情的彌足珍貴。曲折的生活經歷讓從小她學會珍惜、懂得感恩。多年來,她始終懷著感恩的心,把慈善記於心,將公益踐於行。她身兼數職,這也讓她能夠深入眾多領域,了解民眾所需,盡己之力,雪中送炭,將公益作為回報社會、勇擔責任的重要方式。在每一次愛心的合唱中,她的拳拳大愛都從未缺席。

每年元旦,瞿金葉和她的員工,總以一場書畫慈善義拍來敲響新年的鐘聲,這在甘肅拍賣業獨樹一幟。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岷縣漳縣雹災……一次次災難發生后,總有瞿金葉和員工四處募集書畫善品的身影。在她搭建的愛心義拍舞台上,隨著一次次槌起槌落,拍賣、文化與慈善已融為一體,沒有了界線。

“致富思源、回報社會。”瞿金葉在甘肅“精准扶貧精准脫貧”的推進中,主動作為,貢獻力量。認購靖遠縣愛心枸杞園﹔與“隴原巧手”項目簽約,帶動隴原巧手產品升級﹔在“千企幫千村”精准扶貧行動中與朱家溝村簽訂幫扶協議……處處彰顯光彩形象。作為民革黨員和企業家副會長,瞿金葉還多次在民革甘肅省委會的協助下,廣泛發動更多力量,積極行動,舉辦了“獻愛心·支援舟曲災后重建書畫義捐展覽拍賣會”、“情系舟曲——甘肅著名書畫家大型賑災義拍”、“美麗中國·多彩張掖,油畫書法慈善義拍活動”等義拍活動,募集了大量善款和物資用於救災和慈善事業。

優秀貧困生、患病兒童、貧困婦女……她向他們伸出慷慨援助之手。“已經做了手術的孩子恢復的都很好,出院以后就和正常的孩子沒什麼兩樣了。”浩浩媽媽拉住瞿金葉的手,抑制不住內心的激動講道,“真的非常感謝幫助。等孩子長大后,一定讓他好好回報社會的愛心”。這感人的一幕出現在“為了我們的孩子——千名少數民族貧困家庭先心病兒童救助行動”中。2015年3月,身為北京甘肅企業商會常務副會長的瞿金葉籌集善款,在北京甘肅企業商會“以心換心”慈善活動中幫助了來自甘肅藏區甘南、天祝和會寧縣的36名先天性心臟病兒童在空軍總醫院順利做了手術。當每一批先心病患兒到達北京后,她都要帶禮物去看望她們,鼓勵她們。患兒做完手術后,瞿金葉還讓集團高管們冒著嚴寒的大雪奔波於隴原各地,對那些患兒家庭進行術后回訪,了解她們的恢復情況。

瞿金葉一直關注著甘肅貧困地區的婦女,對甘肅省婦聯發起的“隴原巧手”聯盟非常上心,她認為這是一項切實惠民的好事情。於是她在一段時期,連續舉辦了三場“隴原巧手”專場慈善拍賣會,籌集善款作為“隴原巧手”創業基金,幫助貧困婦女創業脫貧。2016年,她還創立的“隴原巧手創意示范園”,打造一個“集文化傳承、工藝創新、巧手產品展示、巧手技能培訓、巧手就業創業”為一體的創新業平台,以推動隴原特色手工藝產業發展,拓寬隴原婦女的致富之路。

她是恆濱未來四方書畫教育發展基金會會長兼秘書長,基金會不斷扶持甘肅藝術新秀,並常年開展大學生書畫義拍,為熱愛藝術的大學生們搭建展示才華的舞台。2014年啟動的“愛心書包”活動,基金會走進甘肅各個地區的農村中小學,將承載藝術夢想的書畫用具書包,發放給那些渴望藝術,向往美好的孩子們。

二十年來,瞿金葉通過各渠道,累計向社會捐款近1000萬元,直接資助貧困大中小學生、特困家庭、單親特困母親等社會弱勢群體達1000余人次,捐助項目涉及文化、教育、救助、扶貧、救災等領域。

瞿金葉在搜狐演播室錄制關於慈善拍賣的節目時談道:“我用藝術品來貫穿慈善,我的團隊也認同藝術和慈善、文化和慈善、拍賣和慈善的結合。我們公司十周年慶時,本來想拿出100萬元做慶典,最后還是決定策劃五場公益藝術品拍賣,有大學生就業,有留守兒童,有單親女性系列的。現在我們有很厚實的基礎,上萬件藝術作品。我們創造性地將慈善公益活動與自己的業務緊密地結合起來,不但為社會做出了貢獻,而且為企業自身的良性發展創出了新的路徑。只要我的企業存在,我們的慈善公益活動也會一直堅持。”

不忘初心,她始終心系民革

在金城黃河之濱,有一處古朴典雅的園子。它曾是明清時的先農壇,抗戰時的前沿陣地,現在的甘肅省重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鄧家花園。鄧園是愛國將領鄧寶珊將軍曾經辦公居住的地方,內庭院整潔、古朴典雅、布局簡朴,盡顯一代愛國民主人士的高尚情操和艱苦朴素的優良傳統。鄧園現有鄧寶珊將軍紀念館和鄧寶珊故居,既保留了原來的古樹又新增了多種植被。秋去春來,故園滄桑,它記載著蘭州的近代歷史,也是甘肅難得的人文符號,但是多年來,都處於閑置狀態,成了被遺忘的角落。

作為一位民革黨員,瞿金葉對鄧園懷著特殊的情感,看到鄧園平淡、疏於管理的情況,感到十分惋惜和痛心。2015年,瞿金葉通過競標獲得鄧園建筑群的租賃權。中標以后,她興奮極了。

對於如何挖掘鄧園的寶貴歷史資源,如何把它打造成為一個聯系海外、促進交流的橋梁,她經過長期的考察和深入思考后,引入了相關設計機構進行多方論証,最終決定把鄧園改造成一個高端的文化產業園區,以“絲路文化”為核心,設計了隴商會館、隴商基地、隴商會堂、四方博物館,引入了鄧園咖啡創客中心、軍創空間、隴原巧手創意示范園、玉指匠心——非遺館等。經過她的努力,沉寂多年的鄧園再次熱鬧起來,這不僅激活了它的歷史價值,充分展示了鄧園的歷史遺韻,更是為廣大民眾提供了一個休閑交流的新去處。

2015年7月,當得知鄧家花園將成為民革中央黨史教育基地后,瞿金葉感到很欣慰。“在這舉辦挂牌活動,對宣傳甘肅多黨合作事業是一次很好的窗口,對我們集團工作展示企業文化形象的也是一次機會,我們要全力支持民革中央相關活動!”瞿金葉親自和民革甘肅省委會一起布置會場,安排接待工作,事無巨細,親力親為。最終鄧家花園被民革中央確定為第8個民革中央黨史教育基地。

近年來,隨著西部大開發,甘肅民營經濟發展迅猛,成為全省經濟發展的主體力量。“如何引導民營經濟走向良性發展,吸引優秀的人才?”“如何在自身產業發展中,承接東部地區產業鏈?”“企業如何發展網絡經濟?”“有良好的資金卻沒有預期良好的項目?”這些問題困惑著每位西部創業的企業家們。

在瞿金葉積極倡導運作下,廣東等外省相關企業家們紛紛走進甘肅,進行貿易考察、項目投資。廣東企業家“助力‘一路一帶’戰略合作簽約”、“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交流會”、“民革企業家項目對接會”等活動相繼在創業園區舉辦。同時,作為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的副會長,她積極組織民革黨員、企業家在鄧園開展活動。

2016年5月,首屆鄧家花園文化周活動開幕,活動精彩紛呈,交流成果豐碩。主要活動包括首屆(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國際絲路(敦煌)彩繪創意大賽”選拔賽(蘭州站)、“現代生態農業F2C農副產品展賣會”、“退役軍人創就業交流會暨現場簽約招聘會”、新階層人士交流培訓暨民革企業家項目對接、四方創客咖啡創業沙龍及項目路演、甘肅省十大優秀女企業家及誠信女企業家表彰大會、隴原巧手經紀人培訓暨項目對接會、甘肅省太極拳協會理事會暨先進表彰大會、甘肅省拍賣宣傳周、未來四方46期(蘭州)藝術品展拍會……7日內,鄧家花園共迎來參會人員及群眾3000余人,有天真爛漫的孩子,有激情滿懷的創業青年,事業有成的企業家、慧心巧手的隴原婦女,太極文化、佛教文化、茶文化的傳承與弘揚者,他們相聚鄧園,為昔日的鄧寶珊將軍故居帶來了蓬勃的生機與活力,為文化周增添了無盡的色彩與魅力。

每天清晨,在鳥語花香的鄧家花園內,瞿金葉身著素雅的太極服,氣定神閑地和周邊的太極拳愛好者們一起打著拳。“我喜愛太極拳運動,它健身、修性、養生,是很好的鍛煉方式。”太極拳是她的一種生活愛好,一種生活態度,如同一名虔誠的佛教徒發自內心對佛教的熱愛。

談到對鄧園未來的設想,她說:“鄧園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鄧寶珊先生等老一輩民革黨員的光輝不應隕滅在時代的浪潮裡。鄧園承載著歷史的記憶,又站在新的時光軸上,這些舉措的實施是讓鄧園和當下和未來對話。”

“一個人擁有理想信念是幸運的,能堅定地走下去是幸福的。”瞿金葉作為一名民革黨員和甘肅省、蘭州市兩級人大代表,這一份庄嚴和神聖的責任,照亮了她前行的道路。

瞿金葉向甘肅省“兩會”提交了《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引領民營企業人才建設的建議》,建議甘肅省政府應把民營企業的人才培養、引進、交流、使用納入工作目標,對民營企業人才開發進行全方位協調指導和全程服務,出台招引企業高尖端人才的優惠政策,明確優惠條件,大力招攬全球各類高尖端人才。

瞿金葉認為,“蘭州位於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黃金節點,必須有一個和國際接軌的貿易交易區。目前蘭州正在爭取將阿拉山口寬軌鐵路引入蘭州新區,構建新的交通運輸黃金通道。同時將蘭州機場升級為國際客運貨運機場,開辟蘭州至中亞五國重點城市的直飛航線。蘭州自貿區的設立,將為蘭州新區實現跨越式發展提供新的強大動力,成為蘭州經濟發展的新引擎。”

“‘在創新創業上,政府要給市場和民間留出足夠空間。’瞿金葉等15人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及創客空間的支持建議》”……諸如此類的報道常常見於《甘肅經濟日報》等各種媒體報端。

“參政議政應在實際環境中一步步踐行,民革黨員賦予了提升人生閱歷的一種機會”,瞿金葉說“這不僅是一種榮譽,更昭示著一種責任,而且這份責任是沉甸甸的”。她用常人難以想象的勤奮,深入企業、民眾進行調研,涉及不懂領域,就請教專家,到處咨詢學習,在甘肅省“兩會”期間,遞交議案、方案數十條,《關於發展彩陶文化產業與促進彩陶大遺址保護的議案》《關於解決甘肅省中小企業融資難的議案》《關於進一步加強政府引領民營企業人才建設的議案》《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取消車輛拍賣建議方案》《關於成立“甘肅省公共資源拍賣中心”的議案》《關於切實加快停車場建設的議案》……

人生不在於成就多大的事業,而在於做好什麼。

瞿金葉用詩性的語言表達著自己的感悟:“經歷了冬的醞釀、春的萌芽、夏的耕耘、秋的收獲,槌起槌落間我實現著自己的夢想。人因夢想而偉大,因奮斗而美麗。而洒在追夢路上的艱辛和快樂、心酸和從容,此刻都已沉澱為一粒粒珍珠,每次拾起,都覺得彌足珍貴……”

專題推薦

  • 民革十四屆三中全會
  • 孫中山與黃埔軍校——紀念黃埔軍校建校100周年學術研討會
  • 2024全國兩會民革參政議政專題
  • 新開局 新面貌 新作為聚焦民革十四屆二中全會
  • “凝心鑄魂強根基、團結奮進新征程”主題教育專題報道
  • 民革小小圖
  • 組織換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