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大嘴,伸出舌頭……”,自南崗區開始進行區域核酸檢測后,愛·齒口腔門診醫院院長、民革哈爾濱市道裡五支部聯系人士張繼東的工作地點就從診室到了室外,面對的人群也從患者變成了社區居民。截至當前,他積極配合衛健委及社區的安排,共參與了南崗區十輪的核酸檢測工作,在每次檢測中都承擔著超過一千人的採樣量。他不挑工作時間地點,盡職盡責完成每一次的核酸採樣工作。圖片
十次檢測中,他都主動報名並與社區工作人員密切配合,及時補充人力不足的核酸檢測點。有時面對需要上門採樣的情況,他就主動要求去沒有電梯的小區,把有電梯的小區留給其他醫務人員。在採樣過程中,他嚴格按照標准進行操作,遇到兒童就會先安撫孩子的緊張情緒,然后再動作輕柔地進行採樣。遇到出現厭煩情緒不太配合的個別群眾,開口度不夠,他就會耐心地向他們講解採集核酸的重要性,迅捷的完成採樣。在大學、居民社區、兒童福利院以及外地在哈務工人員的核酸採樣點,都出現過張繼東的身影,通常是身體還沒從前一天的疲勞狀態中恢復過來,他就又在當晚的微信群內主動報名了下一輪的採樣工作。
“我是一名口腔科醫生,和口腔打交道是我的專長,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無論是聯系人士還是民革黨員,都應該盡自己所長,為抗擊疫情貢獻最大力量!”懷著這樣的想法,張繼東又將繼續奔波在南崗區的核酸採樣點,不遺余力推進檢測工作的高效有序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