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對於這部涵蓋老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的“百科全書式”法律,全國政協委員、浙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民革浙江省委會副主委朱新力發表了自己的觀點:
民法典是在人類從工業時代走向信息時代的背景下制定的,同時又蘊含著深厚的中國文化元素。民法典是對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多年來國家治理重大成果、重要經驗的沉澱,突出了對市場經濟和人民權利的保障,突出了綠色發展理念,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
民法典對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有重要意義。首先,民法典是一個體系化、結構性的國家關於人身權和財產權的完備法典,是中國進一步完善法律體系、推進全面依法治國、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舉措。其次,民法典制定過程中,既吸收了世界法治文明歷史發展中可借鑒的部分,又總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治理體系的有益經驗,同時融入了中國文化元素,使得民法典既具有完整的規范意義,又把中國最好的社會治理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具有最佳性。最后,民法典在吸收了世界各國優秀法律成果的同時,也體現出國家治理方面的經驗﹔既有力推動了國家治理能力現代化,也為世界提供了國家治理的中國方案。